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好太王碑

好太王碑

亦名广开土王碑、永乐太王碑。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十里太王陵东南侧。为公元414年高句丽长寿王为纪念永乐太王(高句丽第十九代王)谈德而建。碑文记述其父永乐太王业绩,守墓奴隶滩派情况。为研究古史珍贵资料。 民国《辑安县志》卷1 :“好太王碑在城东十里。用天然四方形巨石镌斫而成。……共一千七百六十二字。字大三英寸五分, 见方,体在楷隶之间,工整淳厚,有古老朴茂气。”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吉林省集安市区东北5千米处。公元414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而建。十九代王名谈德,号永乐太王,谥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,故此碑俗称永乐太王碑,或广开土王碑。为一方柱形角砾凝灰岩稍加修琢而成,无碑额,碑座埋土中,高6.39米,宽1.35~2米不等,形制极富特色。东南为正面,碑文环刻,共44行,满行41字,计1775字。碑文首先记述高句丽建国的神话,称“出自北夫余”的第一代国王邹牟王,是“天帝之子”,“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生子”;然后称颂永乐太王攻掠64城和 1400 多个村庄的业绩;最后刻记330户“国烟”和“看烟”,即守墓奴的摊派情况。碑文内容丰富,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资料,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。碑文书体为隶书,但极少波磔,方严凝重,匀称工致,拙朴遒劲,为书法界所推崇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,已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好 太 王 碑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桂江

    即今广西东部之漓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37桂州临桂县: “桂江一名漓水,经县东,去县十步。杨仆平南越,出零陵,下漓水,即谓此也。”西江支流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。《通典》:“桂江以其源多桂,不生杂树,故

  • 呼图克拜

    即呼图壁。今新疆呼图壁县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“准语,胡图克拜者,吉祥也。今彼中之谚易曰呼图壁,译为有鬼。”

  • 三门仓

    又称盐仓。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五里黄河北岸下仓村附近,今已沦入水库中。唐开元二十二年(734)转运使裴耀卿因三门峡险阻,常有覆舟之患,遂在三门峡北岸山崖上,凿开陆道十八里,在峡西置三门仓,以为水陆转运时

  • 慈姥山

    又名鼓吹山。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90升州江宁县 “慈姥山” 条引 《舆地志》 云: “山南有慈姥神庙焉。” 又引 《括地志》 云:“山积石临江,岸壁峻绝,山上出藤竹,堪为箫管属乐府,名

  • 来流水

    即涞流河。今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之拉林河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攻辽,“诸路兵皆会于来流水,得二千五百人”。又《乌春传》:“乌春举兵来战,道斜寸岭,涉活论、来流水。”皆此。

  • 南襄郡

    南齐置,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。西魏改置南襄阳郡。南朝齐置,治新安县(今湖北省南漳县境),属雍州。辖境约今湖北省南漳县一带。西魏改置南襄阳郡。

  • 乌城守捉

    唐置,属凉州。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乌鞘岭上。后废。

  • 三岔镇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渭水南岸。《清一统志·秦州二》:三岔镇“有州判驻此,兼设把总”。(1)在山西省五寨县北部。面积179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岔,人口2000。因位处三路之冲,故名。明筑三

  • 海眼

    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海眼 “在宁古塔城西石头甸子西十余里万山中。有池周八十余里,每日三潮,与海水相应。仲夏日初出时,恒有巨鱼涌出,高三丈许,长十余丈,飞鸟不敢过其上,至已午

  • 合厮罕猛安

    金置。治所在化成关(今辽宁大连市北南关岭)。《金史·宗室·齐传》:“复州合厮罕关地方七百余里,因围猎,禁民樵捕。齐言其地肥衍,令赋民开种则公私有益。上然之,为弛禁,即牧民以居,田收其利,因名其地曰合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