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陵州
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峡州置,属荆州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长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改为宜昌府。
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峡州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。属荆州府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、远安、长阳、宜都等市县地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,改夷陵州为彝陵州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为宜昌府。
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峡州置,属荆州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长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改为宜昌府。
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峡州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。属荆州府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、远安、长阳、宜都等市县地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,改夷陵州为彝陵州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为宜昌府。
①亦称高陵。俗称西陵。即曹操陵墓。在今河北临漳县邺镇西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载: 建安二十五年 (220) 正月 “庚子,王崩于洛阳,年六十六。……二月丁卯,葬高陵”。《河朔访古记》谓魏武高平陵
清初改锦囊千户所置,属雷州府。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北一百里锦和镇北锦城村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 并入海安营。
①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鸡鸣山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德兴府德兴县“有鸡鸣山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保安州:“西北有磨山亦曰鸡鸣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7保安府:磨山“亦名鸡鸣山。
一曰汴山。即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五十里卞山。《水经·沭水》:“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。”郦道元注:“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异名也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“大岘山”条载:“沂山东南曰大弁山。‘大弁’,今人讹作“
即武安州。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白塔子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武安州:“太祖俘汉民居木叶山下,因建城以迁之,号杏埚新城。”
明正统八年 (1443) 升南甸州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蛮干 (今云南梁河县东北四里九保街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梁河县,陇川、盈江两县北部及缅甸部分地区。清属腾越厅,乾隆四十二年(1777) 迁治永安城
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信宜县: 雷公岭 “在县东北百里。山空洞,雷鸣则涧谷响应”。
五代唐改吉昌县置,为慈州治。治所即今山西吉县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改属隰州,元祐元年(1086)复为慈州治。金天德三年(1151)为耿州治。明昌元年(1190)改为吉州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
①在今湖南醴陵市东南二十余里,与江西萍乡市交界处。旧为吴楚出入要道。有新、老二关,新关即插岭关,老关在其东北,已荡为丘墟。②即安戎关。在今陕西陇县西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汉乾佑元年 (948),
又名同嘉江、佟佳江。亦名通吉雅吉江。即今辽宁东部、吉林南部浑江。为鸭绿江支流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7:佟家江“源出长白山南分水岭,岭有三泉, 自谷中出, 会为一,西南流受合勒们等诸河、鸭绿江自东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