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白楼

太白楼

①在今山东济宁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太白楼“在州南城上。唐李白游任城,县令贺知章觞白于此,后人因建楼焉”。楼原在任城故城内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移今址。

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9汉阳军:太白楼“在军北十里”。唐李群玉《汉阳太白楼》诗云:“江上晴楼翠霭间,满帘春水满窗山。青枫绿草将愁去,远入吴云瞑不还。”


(1)又称谪仙楼、太白祠、青莲祠。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。是后人纪念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宏大楼阁。李白晚年寄寓当涂,曾多次来游,写诗作词。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,宋、元、明、清,屡毁于兵火,今楼为清光绪年间建筑。依山而建,前后三进,左右回廊,青石台阶。主楼3层,飞檐翘角,黄绿琉璃瓦顶,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。大门上有“唐李公青莲祠”金书横额,檐下两壁嵌有重修太白楼碑记和李白生平碑文。一楼迎面一巨大屏风,绘有李白漫游采石画,壁上挂李白游踪图。楼上黄杨木雕李白像,栩栩如生;有李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。登楼远眺,千里江流,尽收眼底,素有“风月江天贮一楼”之称。现为“李白纪念馆”驻地。(2)在安徽省歙县城西练江南岸、太平桥西端。背靠披云峰,侧有新安碑园。相传李白访歙州名士许宣平,在此饮酒赋诗得名。许宣平于唐景云间隐居歙县紫阳山南坞,后有题壁诗:“居隐三十载,筑室南山巅。静夜玩明月,闲朝饮碧泉。樵人歌垅上,谷鸟戏岩前。乐矣不知老,都忘甲子年。”天宝间李白自翰林出,在洛阳传舍见这首传抄的诗篇,赞曰:“此仙人诗也!”于是前来访许宣平,未遇。留下《题许宣平庵诗》:“我吟传舍诗,来访真人居。烟岭迷高迹,云林隔太虚。窥庭但萧索,倚柱空踌躇。应化辽天鹤,归当千岁余。”楼始建于唐,屡圮屡兴,现有前后两进,依山傍水,古雅飘逸,显示出徽派楼宇建筑的风貌。内有书画文物陈列,向游人开放。(3)即太白酒楼。在山东省济宁市南部旧城墙之上。传为唐代诗人李白客游任城(今济宁市)时饮酒处,后人建楼以纪念,唐人沈光篆书作文。楼原在任城故城内,元代重修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移今址。1948年因战火毁坏,建国后重修。二层飞檐,歇山式顶,通高20米。二楼内有“诗酒英豪”匾额,壁嵌李白、杜甫、贺知章阴线浅刻画像,系明万历年间李汉章立石。外壁周围镶金、元、明、清各代碣石40余块,有“太白一去不复留,任城尚有崔巍楼”之语。现已辟为李太白纪念馆。楼下存“”字刻石一方,传为李白手书,系清嘉庆十年(1805年)运河边出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那马土司

    明嘉靖七年(1528)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。清同治九年(1870)改为那马厅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西南周鹿。清同治九年(1870年)改为那马厅。

  • 李青店

    即今河南南召县治。清代设巡司于此。民国改设县佐。1947年南召县徙治于此。

  • 诺垒河

    又作诺罗河、挠力河。即今乌苏里江支流挠力河。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诺垒河 “在宁古塔城东五百里。源出城东四百里无名山。东南会数水入乌苏里江”。

  • 白草沟口

    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灵寿县:白草沟口在“县西北百六十里。北至龙泉关百二十里。正统九年设官兵戍守”。

  • 古模村

   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围定镇西北古模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罗定州:建水巡司“治建水乡,后迁县东南古模村,又迁高要县白坭村,寻复还白模”。在今广东省罗定市东。明初于此置建水巡检司。

  • 旧城

    ①即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镇。为隋鹿城县治,唐至明为束鹿县治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三》:束鹿故城,“《旧志》:明天启二年,滹沱河决城圮,移治县南圈头市(今辛集市东南新城镇)。故城在今县北三十五里,今有旧城

  • 鄂城县

    1914年改寿昌县置,属湖北江汉道。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79年析城区置鄂城市。1983年改设鄂州市。旧县名。1914年改寿昌县置,治今湖北省鄂州市。1960年改设鄂城市,19

  • 楚旺镇

    即楚王镇。今河南内黄县西北楚旺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4: “以 (咸丰) 十一年四月,扰及内黄之楚旺。”在河南省内黄县北部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楚旺,人口8650。原名

  • 东宁省

    清康熙八年(1669)郑成功子郑经改东都承天府置,治所在今台湾台南市。辖今台湾岛和附近澎湖等岛屿。二十三年(1885)改置台湾府。清康熙八年(1669年)郑成功子郑经置,治今台湾省台南市。辖今台湾岛以

  • 目屿

    即今台湾省澎湖群岛最北之目斗屿。又名北屿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目屿“山形如人眼然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