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源山
一作大原山。在今湖南武冈县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武冈州“风门山”条下:“其相近者曰太源山。冈原平衍,泉流深阔,溉田甚广。”
一作大原山。在今湖南武冈县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武冈州“风门山”条下:“其相近者曰太源山。冈原平衍,泉流深阔,溉田甚广。”
在今黑龙江省海伦市西南。《金史·世宗纪》: 二十五年 (1185) 四月甲子,“诏于速频、胡里改两路猛安下,选三十谋克为三猛安,移置于率督畔窟之地,以实上京”。即此。
在今山西石楼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石楼县:土军川“在县西五十里。源出团圆山,有土军谷,亦曰吐京谷,西达于大河,县境诸水,悉流合焉,或讹为统军川”。
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嶍峨县:三元洞在“县西十五里。两山并峙,东西二门高十余丈。洞分三层,可容一二百人”。在云南省文山县城西、西华山悬崖绝壁上。为一天然秀丽而险峻的溶洞,有并列
即今山东潍坊市东涌泉乡。1945—1950年为潍南县治。
隋开皇十年(590)置,属交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。大业初属交趾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慈州治,六年(623)为南慈州治。贞观元年(627)属交州。唐末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于汉羸&
即今河南滑县东南高平镇。民国 《重修滑县志》 卷6: “高平集,距城六十里。”
又名草皮街。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五十里振太乡(太和街)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傣语“太”为棉花,“和”为箐,意即箐边种过棉花。集镇名。(1)在云南省施甸县北部偏东、兰薄山西麓、小石桥水库南岸
一名柳城。在今河南西华县北十五里思都岗村。《寰宇记》 卷10西华县: 柳城 “在县西二十里。古老传云女娲氏之都。本名娲城”。
东晋义熙七年 (411) 置,属海陵郡。治所即今江苏如皋市东南白蒲镇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东晋义熙中置,治今江苏省如皋市东南。属海陵郡。北周废。
即今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乡。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 章固雅 “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九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