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姥山

太姥山

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太姥山。南宋《淳熙三山志》卷35长溪县:太姥山“旧名才山。《力牧录》云,容成先生尝栖之,今中峰下有石井、石鼎、石臼存。王烈《蟠桃记》:尧时有老母以蓝练为业,家于路旁,往来者不吝给之。有道士尝就术浆母饮以醪,道士奇之,乃授以九转丹砂之法,服之,七月七日乘九色龙而仙,因相传呼为大母。山下有龙墩,今乌桕叶落溪中,色皆秀碧,俗云仙母归,即取水以染其色。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,文乃改母为姥。山凡有三十六奇”。


(1)原名太母山,又名才山。《舆地纪胜》:“尧时有老母,以蓝染为业,后得九转丹砂法,乘九色龙而仙。汉武时名曰太姥山。”在福建省东北部沿海,蜿蜒于福鼎、柘荣、福安三市县境。北接雁荡山,南抵三沙湾,由覆鼎峰、目海尖、叠石山等组成,长约50千米。东北—西南走向,与海岸平行。为断块山。岩石以凝灰岩、流纹岩和花岗岩为主。平均海拔 500~700米,柘荣县城东的东山顶海拔 1479 米,为最高峰。主峰覆鼎峰(在福鼎市南),海拔917米。风景奇秀,以“峰、石、洞、雾”四绝称雄,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分。盛产杜鹃和竹,有鹰头龟、四脚鱼等珍稀动物。(2) 即“太武山”。

太姥山风光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淮东

    地区名。亦称淮左。隋唐以前,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,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,所以习称今安徽淮河南岸一带为淮东。有时也兼指包括长江下游一带。《汉书·荆燕吴传》: “立刘贾为荆

  • 棘阳县

    ①西汉高帝七年 (前200) 封杜得臣为棘阳侯,元朔五年 (前124) 改为县。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棘阳县注: 应劭曰,“在棘水之阳”。故名。西晋属义阳郡。南朝宋属

  • 东武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。东汉属清河国,移今莘县西南朝城镇。北魏改武阳县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《地理志》曰:漯水出东武阳。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,西北径武阳新城东。曹操为东郡所治也

  • 盐源场

    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。产井盐。民国初设场知事,后改场长。

  • 三姑台

    在今山东滨州市东南蒲城乡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蒲台县:三姑台“在县(按指蒲台县旧治)东一里。相传古贞女蒲氏所筑,有三台并峙,遗址仅存。或以为即秦蒲萦台云”。

  • 栖儒桥

    明万历年间建。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十五里。

  • 长沙营

    ①即今上海市崇明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长沙营“明初置,设兵戍守”。万历十三年(1585),崇明县移治于此。②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)置,属新会县。在今广东开平市北长沙镇。寻废。清康熙

  • 莱芜谷

    即狼虎谷。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。即“狼虎谷”。

  • 浮护县

    南朝梁置,属清远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。属清远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

  • 新港镇

    ①在今江苏靖江市东北三十里新港,位于夏港入长江处。清光绪 《靖江县志》 名龙潭新港。抗日战争时改名新港镇。②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西南新港镇。出港即为大江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通州 (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