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马关
在今云南瑞丽市西南境外的邦欠山。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云南巡抚陈用宾筑,为腾越八关之一。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,划入缅甸。
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筑,在今云南省瑞丽市西南边界外缅甸境内。为“腾越八关”之一。清初有公署一,控制猛密、猛广、猛曲等要道。清末划入缅甸。
在今云南瑞丽市西南境外的邦欠山。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云南巡抚陈用宾筑,为腾越八关之一。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,划入缅甸。
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筑,在今云南省瑞丽市西南边界外缅甸境内。为“腾越八关”之一。清初有公署一,控制猛密、猛广、猛曲等要道。清末划入缅甸。
亦名休屠泽、西海、猪野泽。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40姑臧县:白亭军“因白亭海为名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52:“白亭海,白亭水色洁白,因以为名。”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“按舆图,今三岔河自镇番东
元致和元年(1328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。后废为安隆寨。
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。由玉山和阿里山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。湖面海拔760米,湖周长35公里,水域面积约9平方公里。湖中有一小岛,区分为日潭和月潭。清乾隆《续修台湾府志》作水里湖,盖因为水里社番所据之地
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海中担杆岛。明 《粤大记》 卷32广东沿海图作担竿洲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13: 担竿山在 “(新安) 城东南二百五十里大海中,形似故名”。
金大定二十八年 (1188) 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 废为镇。寻复置,仍属安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 废入安州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八年(1188年)升葛城
即下蔡戍新城。南齐建,在今安徽凤台县南淮河东岸。《南齐书·垣崇祖传》:建元三年(481),“崇祖虑虏复寇淮北,启徙下蔡戍于淮东。其冬,虏果欲攻下蔡,既闻内徙,乃扬声平除故城。众疑虏当于故城立戍,崇祖曰
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大旺安抚司:达车溪在“司东一里。其相近者又有芭蕉溪”。
在今安徽阜南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颍州: 清陂塘在 “州南百二十里,引淮水灌田,为利甚溥”。
在今湖南安化县东资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“印文石”条:印心石“两岸岩峙如门,此石四面独方,浮出于石门潭内,俨如一印”。道光十六年(1836), 邑人陶澍摹宣宗御书“印心石室”四字于资江南岸之西崖
明初袭元制,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。至永乐十一年(1413)有十三布政使司,故又称十三省。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。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