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平县
①唐乾元三年(760)改湖城县置,属虢州。治所在故上阳宫(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东岸)。后移治上阳宫东南一里。大历四年(769)又改为湖城县。
②唐大和四年(830)改东平县置,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。六年(832)废入须昌县。
古县名。(1)唐乾元元年(758年)改湖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灵宝市西阌乡。属虢州。大历四年(769年)复名湖城县。(2)唐太和四年(830年)改东平县置,治今山东省东平县东。属郓州。六年废入须昌县。
①唐乾元三年(760)改湖城县置,属虢州。治所在故上阳宫(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东岸)。后移治上阳宫东南一里。大历四年(769)又改为湖城县。
②唐大和四年(830)改东平县置,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。六年(832)废入须昌县。
古县名。(1)唐乾元元年(758年)改湖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灵宝市西阌乡。属虢州。大历四年(769年)复名湖城县。(2)唐太和四年(830年)改东平县置,治今山东省东平县东。属郓州。六年废入须昌县。
一名真武山、仙侣山。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隅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书楼山“即师来山也。一名书楼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师来山“在宜宾县西北三里。昔有人浮舟于此,忽见一道人飘然自空而下,止于峰顶
即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。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岳州府临湘县: “港头水在县南十五里。源出巴陵县东北九十里之石佛岭,流入县南五里之白泥湖,又东北接县东五里之连家湖,引流为清江口,达于江。”
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三十里桑庄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: 同治三年 (1864) 三月,太平军 “后股尚在邓州桑庄、腰店”。
一作白牙山。在今安徽贵池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百牙山“在城东北半里。《志》云,府治主山也。东麓曲水旋绕,曰落蓬湾。相传货舟辏泊于此,牙行百人登陇,以平其直,因名。上有浮屠”。
唐长安外郭城东面偏北的一门。隋初建。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郊长乐西路陕西省火电公司东南角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 十月,赴援襄城的泾原军路过京师,兵变,德宗 “又命中使宣慰,贼已至通化门
在今河南汝南县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汝阳县:天中山“亦名天台山。高止尺余,上土下石,以在天地之中,故名。自古考日景测分数,以此为正云”。又称天台山。在河南省汝南县城北。上土下石。《汝南县志》谓:禹
亦称东海窝集部。清代分布于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、吉林绥芬河流域及珲春市以东至日本海的少数民族。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东海窝集部 “在珲春城东南。凡沿海林木丛茂处皆曰窝集”。
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青㭎。
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洪山镇。1949年置洪山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