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岳山
即巴丘山。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:巴丘山“亦名天岳山,一名幕阜山”。
即巴丘山。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:巴丘山“亦名天岳山,一名幕阜山”。
一名安乐镇。即今河南郏县北安良镇。明正德《汝州志》卷1:郏县有安良店。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明嘉靖 《翁源县志》: “耽泉去县 (今翁城镇) 三十里。山下有巨石,鸣泉泻落,珍木兽禽。唐时有僧杖锡于此,耽玩不舍,因名耽石。宋余襄公 (余靖) 磨崖大书记刻尚存。”
1942年伪满析通化县城区置,为通化省会。治所即今吉林通化市。1945年属安东省。1949年属辽东省。1954年属吉林省。简称通。在吉林省东南部,东界鸭绿江邻朝鲜。面积1.57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761
即今山东陵县北边临镇。北接河北吴桥县境。清属德州,有州判驻此。民国置县佐。在山东省陵县西北部。面积73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边临镇,人口 1860。相传,原村名桃庄,以盛产桃而得名。
唐龙朔元年(661)置,属安西都督府。治所在解苏国数瞒城(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附近)。8世纪中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龙朔元年(661年)以解苏国数瞒城置。治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首都杜尚别附近。领洛那、束离二羁
1914年改归化县置,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。因县境西有紫云源胜境为名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66年改设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。
又作铜乐。西晋太康末年置,属建宁郡。治所在卤昌城(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)。南齐为建宁郡治。隋为南宁州总管府驻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)属南宁州。贞观八年(634)属郎州,开元五年(717)复属南宁州。
在今山东夏津县西南四十里。卫河所经,为往来津要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隋开皇十年(590)改永业郡置,属建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筋竹镇。后废。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。大业三年(607)属永熙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改为安义县。至德中复为永业县,属义州。北宋初废入岑溪
一名泾溪。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里,指泾水与青弋江会流口,亦为泾水的别名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9宁国府: 赏溪 “在泾县”。与清弋江合流后,青弋江在县境亦尝称赏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