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鳙水
在今江西婺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婺源县:大鳙水“出大鳙山,溉田六十余顷,西北流入斜水。《志》云,大鳙与芙蓉峰水并入绣水。盖斜水合于大鳙矣”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大鳙水“源出大鳙山。山有二水:东水东流,径开化过兰溪县入浙江;西水西北流,二十里与石耳芙蓉山水会于中平,又西过江湾与武溪会于汪口,又西南与浙源西水会, 曰武口”。
在今江西婺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婺源县:大鳙水“出大鳙山,溉田六十余顷,西北流入斜水。《志》云,大鳙与芙蓉峰水并入绣水。盖斜水合于大鳙矣”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大鳙水“源出大鳙山。山有二水:东水东流,径开化过兰溪县入浙江;西水西北流,二十里与石耳芙蓉山水会于中平,又西过江湾与武溪会于汪口,又西南与浙源西水会, 曰武口”。
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3:婼羌县有“阿不旦(庄)”。
又作蒲垄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(库页岛) 西海岸皮利沃。清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库页岛有 “蒲垄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海滨东南库页岛、费雅喀、鄂伦春等部
即猛省。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勐省镇。
唐置,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南五十余里三河乡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睦州“有三河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严州府:三河关“在府(治今梅城镇)南四十里。有三河渡,即东阳江渡口也。唐置三河戍于此”。唐置,在今浙江省
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陈家寨西南鼓楼门(又名虎头门)阳源山颜家垄。辛弃疾(1140—1207),字幼安,号稼轩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南宋词人。早年曾参加抗金义军,后归南宋,历任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地安抚使
1913年改古州厅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据林溥 《古州杂记》 (载 《黔南丛书》 第5集第2册):“古州榕树最多,大者数围,荫蔽百亩。厅治南门外有五榕山一座,遍山
即岩绿县。隋置,为朔方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古城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夏州朔方郡朔方县: “本嵓录,贞观三年更名。”
即今江西南昌市八一公园北门对面佑民寺。南朝梁天监年间建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》:佑清寺“在新建县治东。旧为上蓝禅院。唐马祖道一以梁葛鱏宅建。宋改能仁寺。明为永安寺。本朝顺治五年重建,改今名”。
明置,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南五十里黑河东岸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中卷甘肃边镇图有龙首壁。
在今安徽泾县东南七十里,下临藤溪。《晋书·桓彝传》:苏峻之乱,桓彝进屯泾县,“遣将军俞纵守兰石”,即此。在今安徽省泾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三年(328年),苏峻遣韩晃败桓彝将俞纵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