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雷山

大雷山

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湖中有大雷、小雷、三山,亦谓之三山湖。”又引杨泉《五湖赋》曰:“大雷小雷,湍波相逐。”

②即今浙江奉化市西南大雷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大雷山在“县西四十里。四明支山也。山极高,眺百里外,下瞰鄞江”。

③在今浙江象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大雷山“在县西二十里。盘踞数十里”。

④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北太湖中。杨修《五湖赋》:“大雷、小雷,湍激相逐。”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太湖中有大雷、小雷山,相距六十里。”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 “大雷山”条引《旧志》:“大雷山在(长兴)县北四十里,为洞庭之西山,属长兴;小雷山在县东六十里,为洞庭之东山,属乌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卢城县

    北宋宣和四年(1122)改卢龙县置,为平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。金复名卢龙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宣和四年(1122年)赐平州卢龙县名为卢城县。即今河北省卢龙县。为平州治。金复名卢龙县。

  • 众兴集

    即今江苏泗阳县驻地众兴镇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众兴集“在桃源县北中河北岸,为水陆必由之道。《河防考》:桃源县北岸主簿、桃源河营守备俱驻扎众兴集”。1941年泗阳县移治于此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肥东县西

  • 野容山

    亦作野客山。在今四川荣县、自贡市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公井县: “野客山,在县南六十里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85公井县: 野容山 “从当县界至嘉州犍为县界,东西长三百余里,南北七十里。唯此山大在邑界”。

  • 灵台

    ①西周文王修筑,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,接户县界。《诗经·大雅·灵台》:“经始灵台,经之营之。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”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秦获晋侯以归,“乃舍诸灵台”。即此。《三辅黄图》卷5:“周灵台,高

  • 萧关县

    唐神龙元年 (705) 改他楼县置,属原州。治所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李旺镇北侧。《元和志》 卷3: 萧关县 “因取萧关为名”。至德后设于吐蕃,大中间收复,置武州治此。后废。中和四年 (884) 侨治潘原

  • 桃江水

    在今江西南部。为贡水支流。源出全南县西南赣、粤边境。东北流经龙南、信丰等县,至赣县茅店东汇入贡水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 桃江水“在新丰县东。源出龙南县西南冬桃山。东北流会诸山所出太平、大龙等水。又

  • 安邑

    ①古都邑名。故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。或说即夏县西北东下冯遗址。相传夏禹建都于此。春秋时属晋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。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。禹于是遂即天子位。”《集解》引皇甫谧

  • 下克度

   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塘边镇。明洪武中于此置下克度里目。

  • 赖远镇

    北宋置,属荣德县。在今四川荣县西南七十里。

  • 钦察国

    亦作钦叉、乞卜察兀惕、可弗叉。都城在今俄罗斯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下游之间、里海北岸。公元1237年为蒙古窝阔台所灭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九年 (1237),“蒙哥征钦察部,破之,擒其酋八赤蛮”。其地划入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