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陶岭
在今福建永安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大陶岭“在宁洋县(治所在今漳平县北双洋)北七十余里,接永安县界。其水流归福州,上有大石洞,曰甘乳岩,可容千余人”。
在今福建永安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大陶岭“在宁洋县(治所在今漳平县北双洋)北七十余里,接永安县界。其水流归福州,上有大石洞,曰甘乳岩,可容千余人”。
北魏明帝改东秦州置,治所在杏城镇(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县、甘泉、洛川、黄陵等县地。西魏改为敷州。北魏孝明帝以东秦州改名,治杏城(今陕西黄陵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甘泉县以南、宜君
明万历三十二年 (1604) 置,在今甘肃景泰县东南。
即嵩城市。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里崧厦镇。在浙江省上虞市北部。市北部经济重镇。面积37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崧厦,人口1.1万。东晋隆安四年(400年)袁崧筑城,后人称其嵩城,为避崧名讳用嵩,
唐贞元十九年(803)置,即今福建同安县。五代王闽永隆元年(后晋天福四年,939)升县,并改名同安。唐贞元十九年(803年)置,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。五代闽永隆元年(五代晋天福四年,939年)升县,
又称蒙山。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夫颛臾,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。”邢疏:“山在鲁东,故曰东蒙。”
亦作弘济桥。俗称东桥。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(旧永年)东五里。东西横跨在滏阳河上。为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》:宏济桥“在永年县(旧城)东五里。亦名马头桥”。
即今广东东莞市东企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企石营“在东莞县东六十里。明初置”。
新安江上源之一。源出今安徽休宁县西南一百六十里率山六股尖,东北至屯溪率口与横江合流,是为南港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休宁县: “率山在县东南四十里,率水出焉。” 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4休宁县《水源》:
宋置,属阳江县。在今广东阳江市或阳东、阳西二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洪雅县:竹箐山“上多竹,蒙茸茂密。昔人以甃梯磴,盘折而上。宋尝置关于其巅,设巡检司,后废。嘉靖中复设竹箐山巡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