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通河

大通河

①即元通惠河。源于今北京城西北玉泉山,以流经北京城东便门外大通桥而得名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“大通河旧名通惠河,水自玉河而出,绕都城之东南,经大通桥流入高丽庄白河。”

②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大通县:“东有大通河,县以此名。”

③即今安徽铜陵县、贵池市间之大通河(长河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铜陵县南有大通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铜陵县:大通河在“县南四十里。出伏牛、天门诸山,汇于车桥湖,至县西南四十里大通镇,入大江”。

④亦名管埠河、临城河。即今安徽铜陵、青阳县境之长河(青通河)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:临城河“在青阳县东。一名双河。其源有五,会于双河口,经峡山下,合管埠河,又西北入贵池东界,经铜陵县西南四十里之大通镇,汇诸水曰大通河,入江”。

⑤即古浩亹水。亦名閤门河。在今青海东北部。为湟水支流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:“大通河在庄浪卫城南一百二十里。”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》:浩亹河,“《通志》:有大通河在大通卫南五里。源出野狐山,东南流至碾白县响塘峡,行山峡中经西大通堡,东南合西宁河入黄河。即古浩亹河也”。


(1)又称浩门河、阁门河。古称浩亹川。湟水支流。在青海省东北部。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间,东南流经甘、青边境,经青海省祁连县、刚察县、门源回族自治县、互助土族自治县、乐都县等,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享堂入湟水。长508千米,流域面积1.5万平方千米。河谷深窄,水流湍急。支流有石羊河等。1994年建成了引大(通河)入秦(王川)工程,可灌溉9万公顷荒原。沿河两岸多野生药材及野生动物。(2)见“通惠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卧龙石

    在今四川雅江县东八角楼乡之东。为川藏交通驿站之一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高日寺循海子而南,三十里穿大森林。下山十五里至卧龙石。有旅店,有塘铺。”

  • 隐泉山

    一名谒泉山。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。《水经·文水注》: “其山石崖绝险,壁立天固。……泉发于两寺之间,东流沥石,沿注山下。又东,津渠隐没而不恒流,故有隐泉之名矣。”

  • 凤栖山

    ①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5南康军:凤栖山在“在建昌,今名同安山。有崇胜院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建昌县:凤栖山在“县(治今艾城)西十五里。山势旋伏,状如栖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一》

  • 竹塘县

    亦作竹唐县。南朝梁置,属广业郡。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境。后属神农郡。隋开皇初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在今江苏省高邮市境。隋开皇初废入高邮县。

  • 荔枝楼

    唐忠州刺史白居易建,在今四川忠县城西南隅。白居易 《长庆集》 卷18 《荔枝楼对酒》 诗云:“荔枝新熟鸡冠色,烧酒初开琥珀香。欲摘一枝倾一盏,西楼无客共谁尝。” 《方舆胜览》 卷61咸淳府:荔枝楼 “

  • 大定淀

    在今河北丰南市或滦南县境。 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滦州石城县:“长春淀旧名大定淀,大定二十年更。”

  • 永始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、郁南、罗定等市县境。隋开皇中废。

  • 糁潭镇

    唐置,在今安徽无为县南七十里长江北岸。《新唐书·杨行密传》: “ (孙) 端、(赵) 晖次采石,行密自糁潭济,端等战不胜。” 北宋属无为县。

  • 华池泉

    在今山西洪洞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洪洞县:“华池泉在县东十里,……引流溉田,而注于汾。”

  • 己吾县

    ①东汉永元十一年(99)置,属陈留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南三十九里己吾城。西晋初废。北魏复置。东魏兴和中,徙治平石城(今河南夏邑县境),属马头郡。北齐废。②北魏侨置,属楚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