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通市
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铜陵县析置,属皖南行署区。治大通镇(今安徽铜陵市西南大通镇)。1950年撤销,并入铜陵县。
旧市名。1949年解放后,由铜陵县大通镇升置。属皖南行署区(1952年改属安徽省)。1950年撤市复镇。
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铜陵县析置,属皖南行署区。治大通镇(今安徽铜陵市西南大通镇)。1950年撤销,并入铜陵县。
旧市名。1949年解放后,由铜陵县大通镇升置。属皖南行署区(1952年改属安徽省)。1950年撤市复镇。
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之峨溪河,为漳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繁昌县:上莪桥河“在县南。源出浮丘山,接县东之苧田港,又西接苍龙州,下流注于江”。
在今陕西宁强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宁羌州:天台岭“其山高而顶平,因名。岭下有铁锁桥”。
在今河北怀来县西北二十五里新保安镇。明景泰初于此设保安卫,清康熙中怀来路参将驻此。1948年12月在此歼灭国民党35军,为北平(今北京市) 和平解放起了重要作用。
即上界山。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水, 出南阳舞阴中阳山。”
明洪武七年 (1374) 改滑州置,属大名府。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。清属卫辉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徙治道口镇 (今滑县)。属平原省。1952年还属河南省。在
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设,在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额尔古纳河北岸长甸村。
南朝宋元嘉中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沙县东古县。隋开皇初改名沙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今福建省沙县东古县村。属建安郡。隋开皇初改名沙县。
即今广西贵港市南九十里武思江东岸木梓镇。清嘉庆十六年(1811)移浔州府通判驻此。
在今广西宾阳县东黎塘镇。明设巡司于此。(1)在浙江省安吉县北部。面积74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城,人口 3600。曾为安吉州、安吉县治所。民国时曾名桃城镇,1958年为安城公社,1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岳州府临湘县: 南阳洲 “在县 (治今陆城镇) 西南五里江中。广饶可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