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滚水山
在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,月世界北侧。为古亭坑断层线上泥火山之一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2:大滚水山“此山甚高,将雨之候,山顶上能滚出海泥盐水,故名曰大滚水山”。
在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,月世界北侧。为古亭坑断层线上泥火山之一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2:大滚水山“此山甚高,将雨之候,山顶上能滚出海泥盐水,故名曰大滚水山”。
即歹补。今云南会泽县东南待补镇。彝语“待” 为山,“补” 为庙,意即山中有庙的地方。
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臣瓒曰:“宋亦有留,彭城留是也。留属陈,故称陈留。”西汉为陈留郡治。西晋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汴州。大业初属梁州。
又称茶罕章宣抚司或茶罕章宣慰司。元至元八年(1271)置丽江路宣慰司,至元二十二年(1285)改军民宣抚司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罗波半空城(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五十四里石鼓镇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
当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彭水县:安定洞“在县东南,与湖广施州卫界”。
在今四川南溪县北。清嘉庆《南溪县志》卷2:两母桥“在县北十五里。亦名两木桥。为北达富顺孔道。自昔山径崎岖,每夏涨水,人皆病涉。相传有姑媳皆孀者,捐家资建此桥,因名。后人叠次增修,行人利之”。
又名沐爱镇。即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沐爱镇。1944年设沐爱设治局于此。
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七十里。《山海经·北次二经》:“少阳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赤银,酸水出焉。”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古交市西。《山海经》:“少阳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赤银。酸水出焉。”即此。
北宋大观二年(1108)置,属靖州。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北四里飞山上。
①在今山西朔州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六年 (623),突厥颉利可汗攻马邑,高满政出兵御之,“上命行军总管刘世让救之,至松子岭,不敢进,还保崞城”。②在今山西和顺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辽州》:松子
即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。明、清时为炼象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