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渡口镇

大渡口镇

又名锦衣镇。即今四川纳溪县西长江岸大渡口镇。清嘉庆《江安县志》卷1:大渡口“县东五十里佛渡场”。1950年划归纳溪县,为县著名大镇。


(1)在安徽省东至县北部、安庆市区对岸。面积100.2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渡口,人口 6931。1952年置大渡口镇,1957年划入安庆市郊区。1963年划归东至县。1992年杨桥、新庭、新丰、庆丰、八都湖五乡并入大渡口镇。地处长江中下游沉积平原的广丰圩地。主产稻、棉花。有纺织、化工、建材、大型轧花、粮油加工、农机修配等厂。为县重点产棉区和经济开发区。206、318国道经此。有安庆长江大桥连接大江南北。(2)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西部偏北。面积125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渡口,人口3340。清康熙年间成集,初名佛渡场,后设南北江渡,故更今名。1950年为人民乡,1958年为大渡公社,1973年改置大渡口镇。1992年和丰乡、来凤乡并入。有农修、酿酒、榨油、造纸等厂。为区西物资集散地。纳大、川云公路经此。有凤凰湖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京临县

    元至正十七年 (1357) 朱元璋改晋陵县置,为长春府治。治所即今江苏常州市。寻省入永定县。

  • 乌兰察布山

    又名红螺谷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二十五里。清初为乌兰察布盟会盟地。“乌兰察布”,蒙古意为“红色的谷口”。

  • 南屯河

    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神潭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南江县: 南屯河在 “县东二十余里。源出巴山,经两河口入巴江”。

  • 大峡

    ①即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大峡。明置土巡司于此。②亦名大石峡。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一》:大石峡“在碾伯县西北,西去西宁县九十里,较小石峡尤雄壮”。(1)即“巫峡”。(2)即“桑园峡”。

  • 艾县

    春秋吴艾邑。西汉置县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司前乡龙岗坪。南朝陈属豫宁郡,隋省入建昌县。古县名。本春秋艾邑,西汉置县。治今江西省修水县西龙岗坪。属豫章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入建昌县。

  • 叶州

    ①北周建德三年(574)置,治所在今湖北建始县东。唐贞观八年(634)废。②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叶县(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)。五年(622)废。(1)北周建德三年(574年)置,治今湖北省建

  • 威德军

    宋置,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三十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保安军: 威德军 “保安军之北,两界上有洑流名藏底河,夏人近是筑城,为要害必争之地。政和三年,贾炎乞进筑,不果。七年,知庆州姚古克之,即威德军”。

  • 布隆吉尔河

    ①即今甘肃西部疏勒河。因流经布隆吉尔城,故名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南籍端水“按《舆图》及《新志》:今有苏赖河,亦名布隆吉尔河。发源靖逆卫南山,曰昌马河,北流转而西,经旧柳沟卫北,会十道沟水为苏赖河,

  • 西周初封国。姬姓。据1954年在今江苏丹徒县东烟墩山出土的 《宜侯矢簋》,疑在今江苏丹徒及其附近地区。后为吴所灭。或说应在今河南宜阳县西。(1)古国名。西周初封国。姬姓。其地主要有二说:一说因其遗物《

  • 云骧阁

    在今福建长汀县城乌石山。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》:云骧阁“在长汀县城上东南隅。上接龙山,下瞰龙潭,左有飞来石。旧名清阴阁,亦曰集景楼,又名双清阁。宋建。绍兴间刘乔改今名”。1929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