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渔野寨
即今浙江苍南县东南五十里大渔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平阳县:大、小渔野二寨“在(金乡)卫东南,连坐海滨,倭由此犯卫城”。
即今浙江苍南县东南五十里大渔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平阳县:大、小渔野二寨“在(金乡)卫东南,连坐海滨,倭由此犯卫城”。
在今湖北蕲春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蕲州:马下山“在州西六十里。高峻难登。相传汉高祖讨英布,下马过此”。
即今四川汶川县西北龙溪乡。《新唐书·韦皋传》:贞观初,“城龙谿于西山,保纳降羌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杂谷厅》:龙溪城“在厅西北十里。唐贞元初,韦皋城龙溪,筑西山堡以待降羌,今为龙溪番寨”。在今四川省汶川县西
在今江苏赣榆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中冈站镇“在赣榆县北二十里。旧设遞运所,今裁”。
清康熙中改冕山千户所置,属建昌道。即今四川喜德县西北冕山镇。设游击驻防。
明永乐十九年(1421)于小彻里地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勐腊县境。辖境在澜沧江以东, 比今云南勐腊县大。宣德九年(1434)废入车里宣慰司。
在今山西昔阳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“少山,其上有金玉,其下有铜,清漳之水出焉,东流于浊漳之水。”古山名。又称揭戾山、漳山、鹿谷山或河逢山。在今山西省昔阳县西南。《山海经》:清漳水出少山
即今湖南吉首市东南二十五里河溪镇。为沱江、高岩河二水会合之口。明属卢溪县,置河溪巡司。清属乾州厅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厅》: 河溪巡司“嘉庆五年兼设都司驻此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三道河子,为阿什河支流。由头道、二道、三道、四道诸河总汇而成,故名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双城府: “东: 阿什河自宾州缘界,合混元河。”
北魏正始二年(505)后改石城县置,为石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七十五里。西魏初复为石城县。
南宋绍定四年(1231)升会昌县置,治所即今江西会昌县。咸淳五年(1269)复降为会昌县。南宋绍定四年(1231年)升会昌县置,治今江西省会昌县。咸淳五年(1269年)复降为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