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清河

大清河

①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。在今河北省中部。其源出大行山和恒山南麓,由拒马河、唐河、潴龙河等汇合于成,东流经白洋淀等淀泊,在天津市与子牙河、北运河相汇入海河。历代河道变化大,北宋今白洋淀至文安洼一带称为塘泺,北连拒马河下游白沟河,谓界河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“塘泺,缘边诸水所聚, 因以限辽。……凡并边诸河,若滹沱、胡卢、永济等河, 皆汇于塘。”又此时浑河(今永定河)下游南移至安次县,下游合于界河,则界河水系大扩。金大安中滹沱河南迁后,仅潴龙河入注大清河。由于浑河不断变迁,大清河各支流也受夺并。清康熙中筑永定河长堤,大清河河床趋于稳定。

②亦名扣河、清河。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之寇河。明《全辽志》卷1:大清河在“城(开原老城)东南十五里。源出分水岭者名扣河,西流一百八十九里至石咀,别名大清河”。

③亦曰北清河。东阿以下至济南,皆济水故道;济南东北为漯水故道。金元以后称大清河。清咸丰四年(1854)黄河在铜瓦箱决口,东北入山东,大清河自东阿旧治西鱼山以下遂为黄河所夺。今惟东平境内汶河分南北二支,北支仍名大清河,西北流注东平湖,又自湖北出为大清河,至鱼山下入黄河。


(1)古水名。又称清河。古济水之下游。西起今山东省梁山县,东北流经东阿、平阴、济南、博兴入于海。金、元、明大清河,改道如今黄河。1855年自今东阿旧治西鱼山以下为黄河所夺。今山东省东平县境有大清河,已非故道。(2)今水名。又称上西河。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。在河北省中部。源出太行山和恒山南麓,由北支拒马河和南支唐河、潴龙河汇合而成。南支诸河汇入白洋淀,泥沙沉淀,出淀后变为清流,在新镇与北支相汇后,称大清河。东流经大片洼淀地区,在天津市汇子牙河后入海河。长448千米,流域面积3.96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109米3/秒。上游多支流,源短流急,汛期同时涨水,下游宣泄不畅,旧时水灾频繁。建国后在上游修建水库,中游整修河堤,下游开掘独流减河,排洪入海,以减免水患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归义州

    ①唐置羁縻州,属幽州都督。治所在归义县(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归义州:“总章中置,处海外新罗,隶幽州都督。”后废。②唐宝应元年(762)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

  • 纶氏

    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登封市西颍阳镇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狂水又西,径纶氏县故城南。《竹书纪年》曰:‘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, 围纶氏’者也。”古邑名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颍阳。《水经注·伊水》引《

  • 领方县

    西汉置,属郁林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。三国吴改为临浦县。西晋复改为领方县。南朝梁为领方郡治。隋属郁林郡。唐武德间改为岭方县。古县名。领,又作岭。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西南古

  • 东盛涌

    清光绪七年(1881)建屯,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北东盛涌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延吉县:“县属东盛涌,距县市二十余里,龙井村十五里。”

  • 分水关

    ①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分水山下,地当浙、闽之冲。《明史·沐英传》:“从大军征福建,破分水关。”即此。②一名大关。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分水岭上,与江西铅山县接界。地当江、闽襟要, 自古有入闽第一关之称。五

  • 蒗荡渠

    一作莨荡渠、狼汤渠。即战国至秦、汉间之鸿沟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河南郡荥阳县: “有狼汤渠,首受泲,东南至陈入颍,过郡四,行七百八十里。” 《水经· 河水》: “又东过荥阳县北,蒗荡渠出焉。” 故道自

  • 合溪

   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合溪镇。元设税务及巡司于此。

  • 夷洲

    即今琉球群岛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黄龙二年(230),“遣将军卫温、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……但得夷洲数千人还”。即今台湾省本岛。自汉至南朝见有此称。隋时改称“流求”。《后汉书·东夷传

  • 屯留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屯留县南十二里古城村。北魏移治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四十里故县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属潞州。治所在今屯留县西二十里西故县。大业初属上党郡。唐属潞州,武德五年(6

  • 叙永县

    1913年改永宁直隶州置,属四川永宁道。治所即今四川叙永县。县取叙州、永宁各一字为名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16年蔡锷率护国军由黔入蜀,经此北上。1935年红军长征由古蔺县横穿县境西进,均留下不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