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洋寨
即今福建莆田县北大洋乡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大洋寨“在莆田县西北八十里万山中,东至福清,西至白沙,南至仙游,北至永福,地当冲要。明万历十七年,箐寇曾廷邦等啸聚为乱,未几就擒,置巡司。本朝乾隆五十四年裁”。
在今福建省莆田市北。“东至福清,西至白沙,南至仙游,北至永福,地当要冲”(《大清一统志》),明万历十七年(1589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裁。
即今福建莆田县北大洋乡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大洋寨“在莆田县西北八十里万山中,东至福清,西至白沙,南至仙游,北至永福,地当冲要。明万历十七年,箐寇曾廷邦等啸聚为乱,未几就擒,置巡司。本朝乾隆五十四年裁”。
在今福建省莆田市北。“东至福清,西至白沙,南至仙游,北至永福,地当要冲”(《大清一统志》),明万历十七年(1589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裁。
唐武德二年(619)析巴县地置,属南潾州。治所在今重庆长寿县东北五十里邻村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0乐温县:“因乐温山为名。”九年(626)改属涪州。天宝初属涪陵郡,乾元初复属涪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
一称三汊城。在今山东陵县东南。《旧唐书·李师古传》载:唐贞元初,淄青帅李纳“于德州南跨河而城以守之,谓之三汊,交田绪以通魏博路”。八年(792),纳卒,子师古袭位,成德帅王武俊引兵将取此城及蛤7
即今广西武鸣县北府城。《清一统志 ·思恩府》 “思恩故城” 条: 明嘉靖七年 (1528) “移府治于武缘县止戈里之荒田驿,即今府治”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北府城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移思恩府
西汉太初元年(前104)改左内史置。《汉书·百官表》 注:“冯,辅也。翊,佐也。”职掌相当于郡太守,辖区相当于一郡,因地属畿辅,故不称郡,为三辅之一。治所在长安城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渭
亦作云林镇。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十五里云亭镇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卷2:云亭市“市跨应天河,南曰南云亭,北曰北云亭,街各里许,南市较盛”。在江苏省江阴市中部,白屈港、烧香浜与应天河两岸。面积38平方千米。
在今伊拉克巴士拉之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广州通海夷道:弗利剌河“小舟泝流,二日至末罗国,大食重镇也”。
北宋置,属乐至县。在今四川乐至县南四十里石湍镇。在四川省乐至县境南部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湍,人口 1500。五代后期设市,宋代置镇。因河道绕石壁,水流湍急而得名。1949年
又名一塔。在今云南大理市(下关)北二十六里,点苍山龙泉峰东麓,地处大理古城西南郊。为正方形十六层密檐式中空砖石塔,高43.87米。明杨慎游记,考之史传,为隋文帝时建。俗名阿育王塔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
即今河南南召县东二十四里留山镇。清乾隆《南召县南》 卷 1: 正西,“留山店,四十里”。
又作七可杜哈河、齐克都哈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支流利木里河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4:黑龙江与由倭克特河会流后,“又东北有七可杜哈河自西北来……注之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