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桥头河
在今云南剑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剑川州:大桥头河“在州东二里。古名合惠尾江,南流入剑川湖。每遇洪潦,辄泛溢害稼”。
在今云南剑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剑川州:大桥头河“在州东二里。古名合惠尾江,南流入剑川湖。每遇洪潦,辄泛溢害稼”。
城名。在今河北广宗县南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石勒“攻乞活李恽于上白,斩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广宗县南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建兴元年(313年),石勒“攻乞活李恽于上白,斩之”;永和五年(349年),后
1947年改梅菉管理局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即今广东吴川市。1952年与吴川县合并为吴梅县,1953年改为吴川县。旧县名。1947年由梅菉管理局升县并改名,治今广东省吴川市驻地梅菉镇。1953年撤销,并入
亦作派尾墟。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泰美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博罗县东北有派尾墟。
元置。即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洛社镇。元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信州陆路有 “洛社”。
又称桃花洞。在今湖北安陆市西三十里白兆山太白峰西麓。唐李白有 《安陆白兆山桃花崖寄刘侍御绾》 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7德安府: 桃花岩 “在白兆山,即太白读书之处。蔡确诗云: 閒说桃花岩石畔,读书曾有
即今广东平远县南之大柘河。《清一统志·嘉应州》:大柘水“在平远县东南。源出阳洞,东流经关上,合河头溪”。
又名汝水、旴水。即今江西东部抚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南城县: 旴江 “在府城东。一名建昌江”。
金兴定三年 (1219) 置,属林州。治所在水冶村 (今河南安阳县西四十里水冶镇)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废入林县。四年 (1267) 复置。六年(1269) 废入安阳县。古县名。金兴定三年(1
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五十里,舒溪西岸,西接石台县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泾县 “有盖山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泾县: 盖山 “在县西南八十里( 《舆地纪胜》 引作二百八十里)。下有舒姑泉,昔舒氏女化为
在今河北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阜平县: 金洞口,“大茂山之口也,北接倒马关,旧为戍守要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