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村

大村

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大村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置大村土百户。


(1)集镇名。(1)在河北省南宫市区西北部。大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620。明代该村较大,故名。产小麦、谷子、玉米、棉花。盛产花生、红枣。村民善事柳编工艺。公路通南宫。(2)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东北部、前云台山西麓花果山脚下。花果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000。传说这里为广聚大义之地,故名大义村,简称大村。产小麦、稻。盛产冬青桃、云雾茶。有轴承、陶瓷、建材、钟表等厂。附近有花果山等名胜古迹。310国道经此,通客车。(3)在云南省楚雄市西南部。西舍路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60。因村庄较大而得名。产玉米、稻、烤烟等。有农机修理、粮食加工等厂。有集市。有公路通楚雄市区。(4)在云南省永仁县南部。宜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20。地处南永公路西侧。因村落较大,故名大村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等。为县南部较大农贸集市。南永公路经此。(2)村名。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部。属光坡镇。人口600,其中黎族320。清嘉庆年间姓黄名同安一家四兄弟从嘉应州(今广东梅州市)迁居于此,人称同安村。后人口发展,村庄扩大,分同安大村、村仔,以后简称大村。属丘陵区,主产稻。清以前为陵万陆路交通,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。有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旧饶安镇

    金置,属清池县。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。东汉置饶安县于此。唐贞观年间移饶安县治于浮水故城(今孟村回族自治县南新县镇),故此有旧饶安之称。

  • 析里

    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二十里嘉陵江边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 郙阁 “在略阳县西。汉太守李翕建,有铭曰: 惟斯析里,处汉之右……”。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嘉陵江畔。东汉建宁中李翕主持建郙阁于此,以便行旅。

  • 太傅山

    又名书山、大章山。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书山“一名太傅山。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,后赠太傅,故名”。

  • 陶公山镇

    即今浙江鄞县东南莫枝镇之陶公村。清光绪 《鄞县志》 卷2 《市镇》: 陶公山 “距城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平祭州

    唐永徽二年(651)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张村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穰县。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二十八里张村镇。②清置,属鄜州。即今陕西富县西南张村驿镇。(1)在山西省平陆县西部。面积98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村。人口970。元代张姓首居,故名

  • 廖角咀

    即料角咀。在今江苏启东县北吕四镇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1通州: 料角,“海门有料角,昔号形势控扼”。南宋绍兴中设水师防守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海门县 “东南有料角咀”。嘉靖中,击败倭寇于此。

  • 东新蔡郡

    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置,属东豫州。治所在固始县(今河南固始县东北)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)属西豫州,太清元年(547)属淮州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仍属东豫州。北齐废。

  • 陵罗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罗州。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化州: 陵罗废县,“宋白曰: 县在陵、罗二水间,因名”。贞观九年 (635) 属辩州,北宋开宝五年 (972)

  • 源潭墟

    即今广东清远市东南源潭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12: 清远县东源潭墟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