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山屿
即今台湾岛西澎湖岛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大山屿,“澎湖诸屿独此最大,横直各有十余里,民居颇多。由此而下有五地, 曰风柜仔尾、曰峙里、曰猪母落水、曰鸟嵌仔、曰林投仔,而妈宫前即在此屿,水师镇防汛在此”。
即今台湾岛西澎湖岛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大山屿,“澎湖诸屿独此最大,横直各有十余里,民居颇多。由此而下有五地, 曰风柜仔尾、曰峙里、曰猪母落水、曰鸟嵌仔、曰林投仔,而妈宫前即在此屿,水师镇防汛在此”。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山仙掌峰之南。高齐仙掌,而险怪特甚。明 《八闽通志》 卷6《地理志·山川》 崇安县: 接笋峰“一名仙接石,状如笋立,其半有痕,如断面复续”。
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乐清市盐场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温州府:乐清县“有长林盐场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乐清县“岐头寨”条:“《海防考》:县西四十里有白塔山,其地谓之塔头,有长林盐场,宋政和中置,元为司令
①隋大业十二年 (616) 置,属夷州。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都上县:“其处是酋豪首领都集之所,因以为名。” 唐末废。北宋复置,属承州。宣和三年 (1121) 废。②唐置,属夷州。
即今江苏江阴市南二十里月城镇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卷2:月城镇“运河出其间,傍河崖岸多种竹,寒冬水落,运河淤浅之处多在其地”。(1)在江苏省江阴市西南部、锡澄运河与冯泾河两岸、秦望山南麓。面积40平方千
即滴澄河。今贵州修文县西猫跳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威清卫: “西有的澄河,即陆广河上流。”
即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南清澜港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文昌县: 清澜港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源出县东下场溪西,二处合流,至此与海潮相会而成港”。明置千户所于此。在今海南省文昌市清澜南。清于此设海口协把总防守
在今青海西宁市西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刘元鼎“逾湟水,至龙泉谷,西北望杀胡川,哥舒翰故垒多在”。
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三坑镇。清设三坑汛,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亦名夔松路、和川路。唐、宋雅州通吐蕃三道之 一。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北行,溯天全河而上,越马鞍山或二郎山,西至康定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7雅州 “碉门寨” 条下: “自雅州西通蕃之路有三: 曰灵关、曰碉
战国赵置,秦属恒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。西汉属中山国。《后汉书·杜茂传》:建武二年 (26),杜茂 “更封苦陉侯”。即此。东汉章帝改名汉昌县。古县名。战国置,治今河北省定州市南邢邑镇。秦属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