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富山
①在今福建大田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大田县:大富山“在县西六十里,接漳平县界。上有泉,一乡之田俱藉其灌溉”。
②在今湖南长沙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长沙府:大富山“在府北七里。一名罗洋山。峰峦峭拔,流水萦带,为一郡之胜”。
①在今福建大田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大田县:大富山“在县西六十里,接漳平县界。上有泉,一乡之田俱藉其灌溉”。
②在今湖南长沙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长沙府:大富山“在府北七里。一名罗洋山。峰峦峭拔,流水萦带,为一郡之胜”。
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六十二里印渚镇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3于潜县:印渚山,“传云渚次石文似印,因以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桐溪“又西南流,复折而东,周旋盘回,是为印渚”。民国时置镇,1969年毁于洪
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桂平县: 靖宁镇,“成化初,议改置靖宁乡巡检司于献俘滩,即此处”。
一名高贤集。即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四里高贤乡。民国 《太康县志》 卷2: 县北有高贤镇。
①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。为唐、宋时灵山县故城。宋天圣元年(1027)曾徙钦州治此。②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旧州镇。清时西隆州州判驻此。③即今广西田东县西北祥周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恩阳县图:西
即岘山。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索隐引小颜(师古)云:曹水“出陕县西南岘头山,北流入河”。
北宋置,属飞乌县。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南兴隆镇。清光绪 《潼川府志》卷4: 龚市镇 “在县南六十里。乾隆时改名兴隆场”。
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杨桥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分宜县“杨江”条下:“县北八十里有杨桥水,南流六十里注于杨江。”
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南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:“山出好升麻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13:“其叶似麻,其性上升,故名。”该书并引陶弘景曰:“旧出宁州
明置,属长乐县。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松下。为长乐之咽喉,福清之门 户。洪武二十年 (1387)移海口镇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: 嘉靖二十七年 (1548),“倭寇自松下突入海口澳登陆,攻福清之镇
即今湖北谷城县西北马脑观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马脑观“在谷城县西一百八十里阴岩山。本朝乾隆十九年设巡司。嘉庆十一年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