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夏

大夏

①在我国西北部地。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:“九州之外,乃有八殥,亦方千里。……西北方曰大夏,曰海泽。”《吕氏春秋·适威》:“北至大夏,南至北户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载琅邪刻石云:“六合之内,皇帝之土。西涉流沙,南尽北户,东有东海,北过大夏。”

②指今山西太原市一带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迁实沈于大夏,主参。”杜预注:“大夏,今晋阳县。”相传为夏墟所在,故名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禹凿龙门,通大夏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大夏,今并州晋阳及汾、绛等州是。昔高辛氏实沈居之,西近河。”

③即西夏。北宋宝元元年(1038),党项羌族首领李元昊称帝,国号大夏,史称西夏。

④中亚古国名。最早见于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。古希腊人称为巴克特里亚,主要指今中亚阿姆河以南,兴都库什山以北地区。原始居民为伊朗人。在古波斯帝国、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及塞琉古帝国时代,大夏都是其所属的一个省。公元前255年,郡守狄奥多德宣告独立,建都蓝市城(今阿富汗巴里黑),最盛时领有北起阿姆河上游,南达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。后国土分裂,势衰。约公元前140年—前130年之间,大月氏渡过阿姆河,征服了大夏。先是以大夏为臣属,后灭大夏,占领了大夏的全部国土。西方记载称此后的大月氏为吐火罗人,他们居住的地区通称为吐火罗,但中国却长期仍称之为大月氏。


古地区名。(1)先秦时代对极北地区的泛称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九州之外,乃有八殥,亦方千里。……西北方曰大夏,曰海泽。”《吕氏春秋·适威》:“北至大夏,南至北户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琅邪刻石云:“六合之内,皇帝之土。西涉流沙,南尽北户,东有东海,北过大夏。”(2)今山西省太原市周围地区。《左传》昭公元年(前541年):“迁实沈于大夏,主参。”杜预注:“大夏,今晋阳县。”相传为夏墟所在,故称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禹凿龙门,通大夏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大夏,今并州晋阳及汾、绛等州是。昔高辛氏子实沈居之,西近河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斛山

    在今广东新兴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云斛山“高百余仞,周五十余里。山谷幽深,常有云气”。

  • 大鲸湖

    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安乡县:大鲸湖“延袤数十里,下流入澧江,而达于洞庭”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大鲸湖“昔有人渔于此湖, 一日忽雨雪, 有大鲸跃波间,故名”。

  • 素盖提卡

    清光绪十五年 (1889) 置,在今新疆皮山县南喀拉喀什河上游南岸苏盖提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9: 素盖提卡 “光绪十五年经莎车州潘署牧、叶城县黄署令禀请设卡于此”。

  • 崇兴寺双塔

    在今辽宁北宁市城内东北角。《辽东志》 卷1: 崇兴寺在 “ (广宁) 城东北隅”。建于辽代。元、明、清历经维修,至今保存完好。两塔东西对峙,相距43米,均为砖筑,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。东塔高43.85

  • 同劳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陆良县西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属建宁郡。东晋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。属益州郡。东晋后废。

  • 爪哇国

    旧称阇婆或诃陵。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。元时始称爪哇国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、《元史·外国列传》、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 等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昆明县

    ①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嶲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。一说在盐源县东北卫城。《元和志》卷32嶲州昆明县: “盖南接昆明之地,因以为名。”至德二载 (757) 没入吐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元十一年

  • 格子烟墩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二百一十五里烟墩。《清一统志·哈密》: 格子烟墩 “在哈密城东南二百十五里。又东为星星峡半池泉,接安西州界”。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80哈密厅: 格子烟墩驿,“蒙语称噶顺沙陀,噶顺,

  • 荣乐城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南四十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绥山县 “隋招致生僚,于荣乐城置绥山县,取旁山名也”。

  • 牧护关水

    在今陕西商州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: 牧护关水 “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。《州志》: 源出秦岭,西流入西安府蓝田县界,即坝水之上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