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同市

大同市

①又称南市。隋东都三市之一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西南部。《大业杂记》载:“大同市周四里,在河南县西十里。”徐松《唐两京城坊考》说:此市“周四里。市开四门,邸一百四十一区,资货六十六行”。唐迁于固本坊,改称西市(旧大同市在其东北,唐改大同坊)。

②1949年5月当地解放后由大同县城区析置,治所即今山西大同市。同年8月改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复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北部、长城南侧。面积1.41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2080平方千米)。人口295.9万(市辖区139.9万)。辖城区、矿区、新荣、南郊4区和阳高、天镇、广灵、灵丘、大同、浑源、左云7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城区。为中国北方历史名城和军事重镇。秦于今市区东北古城置平城县,属雁门郡。北魏天兴元年(398年)孝武帝拓跋珪自盛乐迁都于此。北齐为恒州治。唐为云州及云中县治。辽为陪都,析云中县置大同县,后为大同府、路治。《寰宇通志》:大同府“以在大同川,故名”。1949年由大同县析设大同市,属察哈尔省直辖市(地级)。1952年为山西省辖市。1958年由晋北专区代管。1961年复为山西省辖市(地级)。1970年由雁北地区代管,1972年为省直辖。1993年雁北地区撤销,所属大同、天镇、灵丘、阳高、左云、广灵、浑源等县划入。地处大同盆地西北部。桑干河、御河、十里河、浑河、南洋河、西洋河、壶流河、唐河流经境内。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谷子、小麦、莜麦、豆类、薯类、甜菜、胡麻、白麻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金、铜、石灰石、高岭土、石墨、白云石、云母、大理石、耐火黏土等。特产铜火锅。有“煤都”之称。有煤炭、电力、冶金、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医药、制糖、食品等工业。同蒲、京包、京原、大秦铁路和108、109、208国道经此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名胜古迹有云冈石窟、华严寺、善化寺、九龙壁、观音堂和天镇慈云寺、灵丘觉山寺、阳高云林寺、浑源悬空寺、永安寺、北岳恒山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屏山

    ①又名平山。在今安徽泗县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泗州》: 屏山 “列翠环抱,如屏幛然。一名平山,下有屏山湖”。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百里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 屏山 “横障水口,屹然如屏”。③又名越王山

  • 丁沟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三十六里丁沟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甘泉县东北有丁沟。民国《江都县新志》卷2有丁沟镇。在江苏省江都市中北部、三阳河两岸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丁沟,人口44

  • 吊黄楼

   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北五里。清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方舆汇编职方典卷605:吊黄楼“因吊山谷而名”。嘉庆《宜宾县志》卷13: 吊黄楼在“治北对江。昔人黄庭坚建,后圮。今为东岳庙。土人犹呼旧名”。《清史稿·曾纪凤

  • 龙马潭

    在今四川泸县东南龙溪河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:龙马潭“在城东北二十里。唐王昌遇落魄仙于此,以龙马一夕送归潼川,因号曰龙马潭”。今潭中有呈椭园形小山,约四里许。山上有宋嘉祐间建冲虚观及清光绪辛卯(

  • 分水岭关

    ①在今云南马龙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分水岭关“在马龙州西南二十里。有哨兵”。②在今甘肃渭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渭源县:分水岭关“在县西十五里分水岭上, 自岭以西之水,悉入洮河,以东之水,悉

  • 苦怜站

    元置,在今黑龙江省讷河市西南拉哈镇。元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撚站百二十 (里) 苦怜。”明废。

  • 广济墟

   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4东莞县:“三司额外外委一员,分防广济墟汛。”清末置虎门厅于此。

  • 东义州

    西魏大统中置,治所在卢氏县(今河南卢氏县)。隋开皇初改为虢州。

  • 罗团堡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二十里罗团。据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引 《边略》 说,由 “五开卫军防戍”。

  • 岱江

    即今福建连江县境之连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连江县: 连江 “一名岱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