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匡山

大匡山

又名戴天山、大康山。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84龙州江油县:大匡山“在州南八十里。高九百丈。阴洞潜穴,气蒸成川,有飞泉下流,一百里至剑州阴合白泽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江油县:大匡山“在县西三十里。高耸盘纡,亦接彰明县界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良郡

    北魏改乐浪郡置,属营州。治所在连城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义县地。后废。北魏正光末置,治今辽宁省义县。东魏兴和二年(540年)移至永乐县(治今河北满城县西北)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改为昌黎郡

  • 栲栳城

    即今陕西志丹县城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上》:庆历四年 (1044),元昊请以 “栲栳、镰刀、南安、承平故地及他边境蕃汉所居,乞画中为界,于内听筑城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保安县 “镰刀砦” 条谓“栲栳即今

  • 十贤堂

   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旧绵州城内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绵州:十贤堂“绘涪翁、庞统、蒋琬、杜微、尹默、李白、陈该、苏易简、王仲华、欧阳修共十人”。

  • 福建行中书省

   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福建路置,治福州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二十二年 (1285) 并入江浙行省。至正十六年(1356) 复置,二十六年 (1366) 废。明洪武二年 (136

  • 浔阳驿

    即寻阳驿。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江滨。《清一统志· 九江府》: 浔阳驿 “在德化县东北江滨。宋、元以来皆置城西门外。明万历四十一年改置于此。本朝雍正四年裁”。北宋置,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北江滨。因浔阳江而得

  • 隋安县

    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置,属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。大业初属永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属藤州。贞观末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九年(599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,属藤州。唐贞观

  • 洛川县

    ①十六国后秦置,属长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旧县镇北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洛川县: “以县界有洛川水为名。” 后废。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,为鄜城郡治。治所在高槐 (今洛川县东北十里安宫村)。隋开皇

  • 玉山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陆州置,治所在乌雷县(今广西钦州市东南乌雷村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钦州市东南部合浦县、防城港市及越南芒街一带。乾元元年(758)改为陆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陆州置,治乌雷县(今

  • ①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二年 (前520),“王师军于汜,于解,于任人”。杜注: “洛阳西南有大解、小解。” 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河南尹雒阳县: “有大解城。”②战国魏地,在

  • 竹薄沙

   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七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竹薄沙“即南沙尽处。外为大洋,内为内海,其西南与松江高家嘴相对,为内海之南门。……《海防考》:竹薄沙为吴淞之屏蔽,外为羊山,为陈钱,皆倭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