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郎坝
在今贵州桐梓县西北夜郎乡。清乾隆爱必达 《黔南识略》 卷31桐梓县: “夜郎坝在城北七十里。有古夜郎城旧址,明刘綎逾夜郎旧城是也。” 乡北有夜郎坝古墓群。
在今贵州桐梓县西北夜郎乡。清乾隆爱必达 《黔南识略》 卷31桐梓县: “夜郎坝在城北七十里。有古夜郎城旧址,明刘綎逾夜郎旧城是也。” 乡北有夜郎坝古墓群。
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六十九里汝南埠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汝宁府正阳县:“汝南埠,通判驻。”
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以鄂尔多斯左翼中旗等地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东胜市附近之羊场壕。1912年改为东胜县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6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。寄治包头镇。属山
又名太阳关、茅津、陕津、太阳津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)置,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西北四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陕州陕县:“有大阳故关。即茅津,一曰陕津。贞观十一年造浮梁。”
唐开元中置,属南陵县。即今安徽繁昌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05繁昌县:“以地出石绿兼铁, 由是置冶。自唐开元以来,立为石绿场。其地理枕江,舟旅憧憧,实津要之地。以南陵地远, 民乞输税于场。伪唐析南陵之五乡,
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十里。明 《徐霞客游记》 卷4上: “按 《百粤志》 记隆安有金榜山,合沓如城。余至邑问之,无有知者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一》: 金榜山 “俗名挂榜山,又名野岜山。峭壁耸拔。有三层
一名浮瀛山。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浮鹰岛。上有四溪,下临溟海,控扼海道。宋、元时居民蕃庶。明洪武二十一年 (1388) 徙其民于大金山,地遂荒废。明 《郑和航海图》 及清 《海国闻见录》 均作芙蓉山。古岛
即今广东中山市东南蓢镇。 清光绪 《广州府志》 卷69墟市: 香山县有 “南蓢墟”。
又作墨斗岭、广仁岭。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北伊逊岭。《辽史·地理志三》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: “过乌滦河东有滦州,又过黑摸斗岭,一名渡云岭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承德府》: 广仁岭 “即古墨斗岭。岭之西南为滦平县
明洪武七年(1374)分临淮县置,为凤阳府治。治所即今安徽凤阳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凤阳府:凤阳县“以在凤凰山之阳,故名”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在安徽省东部、淮河南岸。属滁州市。面
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开封府祥符县:“大沟在县西南十五里。东南流,与县境众水汇。今下流入于决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