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 (復)
春秋时国名,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。《姓觿》 卷9: “ 《姓考》 云,古有复国,嬴姓,灭于夔,因氏。” 《路史·后纪》 亦有复国。
春秋时国名,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。《姓觿》 卷9: “ 《姓考》 云,古有复国,嬴姓,灭于夔,因氏。” 《路史·后纪》 亦有复国。
①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、飞来峰下。唐元和末杭州刺史元建,初在泉池中央。白居易《冷泉亭记》:“亭在山下,水中央,寺西南隅。高不倍寻,广不累丈,而撮奇得要,地搜胜概,物无遁形。”后为山
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南文桥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3九江府湖口县:“出东门,至距城三十里之文桥。”
一作索克宗。即今西藏索县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12作 “锁庄子”。
在今安徽舒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:上七里河在“县西九里。西山诸水皆汇流于此,经南溪而入巢湖”。光绪《舒城县志》卷5:巴洋河(南溪)“又东数里为上七里河。旧名七里沟。明季巴洋河经流改由此,曰七
唐置,属羁縻悦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崇阳县:岑陂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有四源:一曰籍溪,出县东黎岭;一曰潭溪,出县东六十余里之拱辰山;一曰瞿溪,出县东北之梅岭;一曰黄石溪,出县东南柳源村,会于岑陂,至
本安笼千户所。南明永历帝居此,改为安龙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。清改置安笼所,后又改安笼厅、安笼府,嘉庆二年(1797)改置兴义府。
①寻亦作。 夏代都城。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。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 “昔有过浇,杀斟灌以伐斟寻,灭帝后相。” 《水经· 巨洋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“太康居斟寻,羿亦居之,桀又居之。
一作蔽。西周时邑,在今河南郑州市东。《国语· 郑语》: 史伯谓郑桓公曰,“若克二邑 (虢、郐), 邬、 弊、 补、 舟、 依、 、 历、 华, 君之土也”。即“蔽”。
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县“新开河”条:“又自下新河而东,水分三股:一引石城桥,一引江东桥,一自草鞋夹以达于江, 名三汊河。”②在今湖北监利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监利县:三汊河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