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壶头山

壶头山

①在今湖北崇阳县北二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7唐年县: 壶头山 “在县 (旧治) 东北六十里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12崇阳县: 壶头山 “在县东北,水路六十里。其山幽谷深邃,山下有溪穿入山中,名桃花洞水,入溪合流。山名壶头山,水名壶头滩。三里皆平石石脉,流水才通小舟。若水泛涨,即方可济行,行旅惮之”。

②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,沅水南。《后汉书·马援列传》: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 (49),马援讨武陵蛮,“军次下隽,有两道可入,从壶头则路近而水崄,从充则塗夷而运远,帝初以为疑。及军至,耿舒欲从充道,援以为弃日费粮,不如进壶头,搤其喉咽,充贼自破。以事上之,帝从援策。三月,进营壶头”。注引 《武陵记》 曰: “壶头山边有石窟,即援所穿室也。” 《水经·沅水注》 亦载: “夷山东接壶头山,山高一百里,广圆三百里。山下水际有新息侯马援征武溪蛮仃军处。”

③亦名大插旗山。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二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20彭水县: 壶头山 “山形似壶。马援曾战于此”。


古山名。在今湖南省沅陵县东北沅江沿岸,接桃源县界。山高水险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东汉建武二十五年(49年),“进营壶头”,武溪蛮“乘高守隘,水疾,船不得上。会暑甚,士卒多疫死,援亦中病遂困。乃穿岸为室,以避炎气……会援病卒”。同传注引《武陵记》:“此山头与东海方壶山相似,神仙多所游集,因名壶头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澄堡

    明置,属宁夏左屯卫。在今宁夏贺兰县东北王澄村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1:王澄堡“有仓场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镇“潘阳堡”条下:王澄堡“在镇东北三十五里, 自堡而东北,又有张政、魏政二堡,俱属宁夏左屯

  • 岱屿

    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海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晋江县 “洋屿” 条下: 岱屿 “在府东南六十里,突起海中,介于石湖、北镇两山之间”。

  • 淳州

    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永定县(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、邕宁、宾阳三县间地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永定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淳州,永贞元年(805

  • 姚武壁

   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北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 引 《水经注》 曰: “河水又径刘仲城北,又径姚武壁南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28夏阳县 “姚武壁” 条引《十六国春秋》: “姚苌乃僭号于此,盖以武功立,因名姚武

  • 悬瓮山

    又名龙山、汲瓮山、结绌山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二经》: “悬瓮之山,……晋水出焉。” 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 “正光中,随父之并州。性既恬默,又好山水,遂入晋阳西悬瓮山读书。” 即此。

  • 石盆寨

   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乾德五年(967),“北汉石盆寨招收指挥使言章以其寨来降”。在今山西省交城县西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乾德五年(967年),“北汉石盆寨招收指挥使言章以

  • 天汉桥

    唐建,在河南开封市东南。本名州桥,宋改名天汉桥。又称州桥。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汴水上。唐建。北宋改名。《东京梦华录》:汴河上有桥十三,“投西角子门曰相国寺桥,次曰州桥,正名天汉桥”。

  • 张飞城

    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谷城县“延岑城”条下:“张飞城在县西南五里,有故城址,相传飞所筑。”

  • 鲖阳渠

    在今河南新蔡县北七十里。《后汉书·何敞传》: 汉和帝时,敞迁汝南太守,“修理鲖阳旧渠,百姓赖其利,垦田增三万余顷”。

  • 叶榆河

    又作叶榆水。即今云南洱海源的弥苴佉江和洱海出口的西洱河、黑惠江。三国至南朝称叶榆河。《水经》:“益州叶榆河,出其县北界,屈从(叶榆)县东北流,过不韦县,东南出益州界。”但古人未全了解叶榆河源流,故《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