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口
①即春秋楚大隧、直辕、冥阨三隘道的总称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南豫、鄂界上。《左传》: 定公四年 (前506),楚史皇谓子常曰: “若司马毁吴舟于淮,塞城口而入,是独克吴也。” 杜注: “城口,三隘道之总名。”
②在今江西新干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新淦县: “监军城在县西十里。地名城口。杨吴置制置院于新淦,又渡江而西,置监军营,因筑此城。宋绍定间废。”
春秋楚地大隧、直辕、冥阨三隘道总名。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南豫鄂界上。南北朝时置义阳三关于此。
①即春秋楚大隧、直辕、冥阨三隘道的总称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南豫、鄂界上。《左传》: 定公四年 (前506),楚史皇谓子常曰: “若司马毁吴舟于淮,塞城口而入,是独克吴也。” 杜注: “城口,三隘道之总名。”
②在今江西新干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新淦县: “监军城在县西十里。地名城口。杨吴置制置院于新淦,又渡江而西,置监军营,因筑此城。宋绍定间废。”
春秋楚地大隧、直辕、冥阨三隘道总名。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南豫鄂界上。南北朝时置义阳三关于此。
俗称石塔。在今河北赵县城内。北宋景祐五年 (1038) 由赵州人王德成建。原为开元寺建筑之一。寺已毁。现仅存经幢。全部用石料叠砌而成,共七级,高16.44米,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的一座。造形秀美,雕
又名遮虏平。在今山西五寨县西北三十里五王城。唐置遮虏军于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符五年(878),沙陀李国昌 “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,进击宁武及岢岚军”。
①亦作莋碓山。 俗名狮子山。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 “莋碓山,故为鹤阜山。禹游天下,引湖中柯山置之鹤阜,更名莋碓。”《吴地记》: “岝㟧山在吴县西十二里, 吴王僚葬此。
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本溪县:“小市在县市东九十里。”1960年本溪县迁治于此。
西汉置,为右北平郡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黑城。东汉废。十六国前燕复置,为冀阳郡治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黑城村古城。为右北平郡治。东汉废。建安十一年(206年)
①在今广东顺德市北林头村。清咸丰 《顺德县志》 卷5: 津渡有 “林头”。②亦作槛头墟。即今广东电白县北林头镇。清道光 《电白县志》 卷8: 槛头墟 “在县 (治今电城镇)西七十里”。
①北魏孝昌中置,治所在白马城 (今山西临汾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、霍州二市及洪洞、浮山、安泽、汾西等县地。建义元年 (528) 改晋州。②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肆州置,治所在下溠县 (今湖北随
一名朗公谷。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九十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玉水 “导源太山朗公谷,旧名琨瑞溪。有沙门竺僧朗,少事佛图澄,硕学渊通,尤明气纬,隐于此谷,因谓之朗公谷”。
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长乐县: 锦桥 “在县东南,跨元祐港上。宋淳熙十二年建,石梁十五间,长五十丈。又于桥西筑海为地三亩许,以固桥道,亦名石梁桥”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二》: 锦
即伊克阿拉克泊。今蒙古国科布多省东北哈尔乌苏湖。清康熙年间,噶尔丹败遁至此,以渔为生,故有慈母湖之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