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葭
又名郹氏。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定公十三年 (前497),“齐侯、卫侯次于垂葭”。即此。
古邑名。又称郹氏。春秋卫邑。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。《左传》鲁定公十三年(前497年):“齐侯、卫侯次于垂葭,实郹氏。”即此。
又名郹氏。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定公十三年 (前497),“齐侯、卫侯次于垂葭”。即此。
古邑名。又称郹氏。春秋卫邑。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。《左传》鲁定公十三年(前497年):“齐侯、卫侯次于垂葭,实郹氏。”即此。
西晋改显亲县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叶堡乡金城里。北周废。见“显亲县”。
在今贵州遵义县 (南白镇) 西北乐理 (乐民村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遵义府遵义县: 落濛关在 “府西三十里。(明) 万历中,水西安疆臣讨杨应龙,由西路沙溪、马站、石壁、花毛田而进,夺落濛关”。在今贵
①秦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。《史记·郦商传》: 汉王以商为陇西都尉,别将破雍将军焉氏,“苏驵军于泥阳”。即此。东汉末移治今陕西耀县东南,为北地郡治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 废。景明元年
即胤山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: 故平蜀县: “义清县,天宝元年八月改为裔山县。国朝乾德三年改为平蜀县。”
即椑县。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莒县南七十三里。一说在今日照市西北。东汉废。即“椑县”。
①北宋建。在今湖北鄂州市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 寒溪寺 “在武昌县寒溪上。一名资圣寺。宋苏轼 《菩萨泉铭序》: 陶侃为黄州刺史,有渔人得金像,视其款识阿育王所铸文殊师利像也。初送寒溪寺及侃迁荆州,
在今广西桂林市东郊尧山西南麓。为明靖江十一个藩王及王妃、将军等墓地,南北长二十余里,东西宽三四里,共三百多座,占地一百多平方米。王墓及王妃墓均修有内外墙,前有石人、石兽,雕工精细。
①唐贞元中置,属泉州。即今福建德化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后唐长兴四年,933)升为德化县。②在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海滩。《元丰九城志》卷9广州东莞县有“海南、黄田、归德三盐栅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
1912年改吉州置,属山西河东道。治所即今山西吉县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南部、黄河东岸、吕梁山南麓,西临陕西省。属临汾市。面积 1777 平方千米。人口10.2万。辖3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
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。南流至沐村入东江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公庄水“源出龙门县界,东南流入县境,又东南经周径山,两山相夹,水折而出,是曰公庄水,又东南入龙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