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坑儒谷

坑儒谷

在今陕西临潼县西南二十里洪庆村。传说为秦始皇坑儒之处。一说在县东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27雍州昭应县:“坑儒谷在县东南五里。始皇以骊山温处令人冬月种瓜,招天下儒者议之,各说不同,因发机陷之。唐玄宗改为旌儒乡,立旌儒庙,贾至为碑文。”宋敏求《长安志》谓“在县西南五里”。《史记·秦始皇纪》:三十五年(前212),“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,皆坑之咸阳”。


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西南洪庆村。传说为秦始皇坑杀儒生之处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唐天宝年间玄宗诏为旌儒乡,立庙,命贾至为碑文。”卫宏《古文尚书序》云:“秦既焚书,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,而诸生到者拜为郎,前后七百人,乃密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,瓜实成,诏博士诸生说之,人言不同,乃令就视。为伏机,诸生贤儒皆至焉,方相难不决,因发机,从上填之以土,皆压,终乃无声。”今唐刻旌儒庙碑已毁,仅存残破的唐刻儒生石像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秦余杭山

    古山名。又称卑犹山、万安山。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阳山。《吴越春秋》:越王葬吴王于秦余杭山。即此。

  • 赤沙澳

   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前詹镇海滨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来县:赤沙澳“在县南四十里。沙隄蔽涛,海艘时集于此,为防御要地”。

  • 吴双山

    在今陕西麟游县东南,南接扶风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5麟游县:吴双山“在县南十里,有四峰双峙,俗呼吴双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凤翔府一》:吴双山“又名四峰山,险峻可资守御。明崇祯十二年贼张一明据此,月余始平”

  • 南原寨

    亦作南源寨。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三十五里。明万历中筑城,设巡司戍守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 “府江酋长杨公满等掠荔浦、平乐及峰门、南源,执永安知州杨惟执,杀指挥胡翰。”

  • 全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全州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清湘县(今广西全州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全州、灌阳二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全州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以全州改置,治清湘县(今广西全州

  • 马肝峡

    在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西北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入马肝峡,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如肝,故以名峡。”

  • 甘松郡

    ①十六国西秦建义元年(385)乞伏国仁置,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,接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北周于此筑城置甘松防,建德六年(577)改置芳州。②北周天和元年(566)置,属宕州。治所在怀道县(今甘肃宕昌县西

  • 茨榆坨

    ①即今河北滦县西南六十里茨榆坨镇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②一作刺榆坨。即今辽宁辽中县东三十里茨榆坨镇。清置堡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 “东州堡” 条下: “刺榆坨堡在 (承德) 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”

  • 脂角镇

    北宋置,属厌次县。即今山东惠民县西南四十里淄角镇。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惠民县西南淄角镇。金时属厌次县。

  • 阶坑

    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一百二十里,北接绩溪,东接浙江临安县界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赤乌十三年(250),“废太子和,处故鄣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阶坑“在歙县东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志》云:即吴废太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