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四望山

四望山

①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赞皇县:四望山“在县西北二十里,山高耸,登临可以望远,因名”。

②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旧定淮门外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凤凰二年(273),杀司市中郎将陈声,“投其身于四望山之下”。《晋书·温峤传》:东晋苏峻据石头,峤“于四望矶筑垒以逼贼”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上元县:四望山“其山迥回可望四方, 以为名”。

③在今安徽霍山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霍山县:四望山“高千八丈。登其顶,宜于远眺”。

④在今江西都昌县南鄱阳湖中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》 “三山”条:“又四都山,在县东南九十里湖中。四望空阔。旧有巡寨。”

⑤在今江西会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会昌县:四望山在“县南一百三十里,清秀如画。东通福建武平县界,南抵广东程乡县界,相近为雁门峡”。

⑥在今江西武宁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四望山“在武宁县西五百步”。同治《南昌府志》卷2武宁县:四望山“其巅周望,四面山水、市井、烟火历历指数间,为一邑凭眺胜地。有亭曰四望亭,宋韩琦、李纲两次修建”。

⑦在今湖北南漳县南三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),“梁崇义发兵攻江陵,至四望,大败而归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:四望山“一名大府山。登其巅,可东望襄阳,西望房县,南望荆门,北望谷城,故名”。

⑧在今湖北随州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四望山“在随州东。山最高,四望皆见”。

⑨即今湖南祁东县西北,与东安、邵阳交界处之四明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6永州:四望山“最高顶上望,往往见衡、邵、永、道四郡”,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祁阳县:四望山“元成宗时,盗詹一仔啸聚四望山,久不能平,寻为刘国杰所破。即此”。

⑩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五通桥镇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犍为县:四望山“在县东北百里。山高耸,可以四望”。

(11)亦名四望狭。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三十里大峡口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西汉神爵年间,西击羌,“遣骑候四望狭中,亡虏。夜引兵上至落都,召诸校司马,谓曰:吾知羌虏不能为兵矣。使虏发数千人守杜四望狭中,兵岂得入哉”!师古曰:“山陗而夹水曰狭。四望者,狭名也。”


古山名。(1)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古林公园内。东晋苏峻之乱,温峤筑垒于此。(2)又名大府山。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南。唐建中二年(781年),梁崇义发兵攻江陵至此。(3)在今湖南省祁阳县西。山势高峻,每当天宇开霁,登其巅,可见零(陵)、祁(东)、东(安)、邵(阳)四县,故名。元成宗时詹一仔曾聚众起事山中。清咸丰五年(1855年),天地会与清军激战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周、春秋时小国。偃姓。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城池乡。《春秋》: 僖公三年 (前657),“徐人取舒”。杜注: “舒国,今庐江舒县。” 后灭于楚。西汉置舒县。古国名。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省庐

  • 穷石山

    一名兰门山。即今甘肃祁连山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夕归次于穷石。”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:“弱水出穷石。”

  • 义清县

    ①南齐置,属义安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。后废。②西魏改穰县置,属归义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。北周属武泉郡。隋属襄阳郡。唐属襄州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改为中庐县。③隋义宁二年(618)改义城

  • 凌霄洞

    在今福建尤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尤溪县: “凌霄洞在县西五十里。山崖壁立,惟一窦可跻。宋绍兴三十年,寇乱,乡人赖以免难。”

  • 明德水

   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之泷江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6吉安府: 明德水 “在吉水县南。源发永丰县界,西北流为义昌水,又西北至潇泷,下流与王江合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》: 明德水 “自兴国县发源,西北流入永丰县界,

  • 青州涧

   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。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 熙宁九年 (1076) 刘瑾言,“淮阴县青州涧……可兴置,欲令逐路转运司选官覆按。从之”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》: 青州涧 “在山阳县西南六十里。……本朝乾隆八

  • 本当堡

    北宋置,属巩州。在今甘肃通渭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西喇乌素河

    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什拉乌苏河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黑河“正西流,至(归化)城南有巴汉土尔根河自北流入,又西有西喇乌素、呼图克图二水,源自杀虎口北,西北流,合于此河”。

  • 窦都岭

   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马勒根达岭。北宋沈括 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 “自大河 (和) 帐复渡黑水,乃东北出两山之间。平川四十里至中顿,又东北五六里,乃折西北逾窦都岭。”

  • 下阳

    亦名夏阳。春秋虢邑,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年(前658),“夏,晋里克、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,灭下阳”。古邑名。又作夏阳。春秋虢国(北虢)都城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。《春秋》僖公二年(前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