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明
浙江省旧宁波府(治所在鄞县,今浙江宁波市)的别称,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。
宋明州、庆元府,元庆元路,明、清宁波府的别称,以境内四明山得名。如宋有《乾道四明图经》、元有《延祐四明志》、清有《四明志补》等。
浙江省旧宁波府(治所在鄞县,今浙江宁波市)的别称,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。
宋明州、庆元府,元庆元路,明、清宁波府的别称,以境内四明山得名。如宋有《乾道四明图经》、元有《延祐四明志》、清有《四明志补》等。
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阳江县:双恩场“在海朗所西南。产盐。宋、元时设管勾官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年改设盐课司”。在今广东省阳江市东南。产盐。宋、元时设管勾官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
三国魏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县西。《水经·泄水注》: “博安县,《地理志》 之博乡县也。王莽以为杨陆矣。泄水自县,上承沘水于麻步山,西北出,历濡溪,谓之濡水也。” 西晋废。古县名。三国魏置,治
在今浙江海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海盐县: 蓝田浦 “在县南三里。浦东有蓝田寨,因名。宋咸平六年,县令鲁宗道重开,以通海潮”。
在今湖北蕲春县北蕲水南岸旧城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49蕲州: 涵辉阁 “在郡治子城之上。苏子瞻在黄,客有道其胜而诵所赋 ‘霁容天在水,春态柳藏桥’ 之句。先生欣然谓以 ‘态’ 易 ‘色’ 字。此盖赋涵辉阁
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南小陶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永安县西南有小陶墟。
即今云南腾冲县南半个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腾越州: 罗左冲山在 “州南六十里。上有镇夷关。山后即南甸宣抚司。悬岩峭壁,足为华夷之限。《滇略》 谓之半个山。界限华戎,北寒南暑,迥然各天”。
一名霍山、霍太山。即今山西霍州市东南太岳山。为汾河与沁河、浊漳河分水岭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壶口雷首,至于太岳。”
在今陕西横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米脂县: 银州关在 “县西九十里。上有古城,亦曰银城关。成化七年,余子俊言,延绥西路旧守土门、太兔鹘等堡,并未守铁鞭、锁地、五谷、黑城子、银城关等城,俱宋时防守夏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,位于榆亚暗沙东北25海里。为一东西长约15公里的环礁。礁湖水深在5—15米之间,无礁门。中国渔民向称眼镜,因低潮时整个环礁露出,中间有0.6米高的沙洲把礁湖分成东西两半。形似
即今河南林州市北任村镇。民国《林县志》卷1《乡镇》:“任村,距城五十里。”有“市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