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团镇
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五十里四团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
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北角。面积39.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四团,人口 4000。因地处青村盐场第四团,故名。明、清盐业繁盛,渐成镇。1929年设三区,1933年改称四团区,1949年后改乡,1959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有五金综合、五金冲件、服装等厂。川南奉、四平公路经此。里护塘边有古银杏一株,为赵天鹏烈士就义处,立有赵天鹏烈士纪念碑。
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五十里四团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
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北角。面积39.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四团,人口 4000。因地处青村盐场第四团,故名。明、清盐业繁盛,渐成镇。1929年设三区,1933年改称四团区,1949年后改乡,1959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有五金综合、五金冲件、服装等厂。川南奉、四平公路经此。里护塘边有古银杏一株,为赵天鹏烈士就义处,立有赵天鹏烈士纪念碑。
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沿明制分为十五省,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,南直隶为江南省。康熙初分陕西为陕西、甘肃两省,湖广为湖北、湖南两省,江南为江苏、安徽两省,共为十八省(边疆地区由将军、都统、参赞大臣
隋开皇九年(589)改电白郡置,属高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四十里长坡镇南旧城村。大业初属高凉郡。唐武德初属高州,天宝初属高凉郡,乾元初属高州。大历十一年(776)为高州治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)
即今广东东莞市西南二十一里道滘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东莞县图: 县西南有到滘汛。
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二马营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静乐县:下马营堡“在宁化所北三十里,又北七十里即宁武关也”。
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三十里清溪乡东南。清嘉庆初,白莲教徐天德等据此。《清史稿· 明亮传》: 亮镇压白莲教义军,“焚金峨寺、破重石子、香炉坪,克分水岭、大石岭诸卡”。
一名西陉山、雁门山。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二十五里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:九塞中有“句注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4雁门县:“句注山,一名西陉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。晋咸宁元年句注碑曰,‘盖北方之险,有卢龙、飞狐,句注
在今山西榆社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辽州》:秀容山“在榆社县东南三里,县之镇山,山势逶迤而西,峰峦秀丽,故名”。
在今湖南攸县东六十里。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5引《旧志》: “汉、晋间有葛、苏二仙,跨紫麟入山。旧名麒麟峰,亦名紫麟峰。宋赵永言《紫麟峰》 诗: 千仞奇峰薄上清,葛洪于此尚留名。”
亦名阴山戍。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六十里。《魏书·田益宗传》:梁吴子阳寇三关,“益宗遣光城太守梅兴之步骑四千,进至阴山关南八十余里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麻城县“大城关”条下:“阴山关在县东北阴山上,
即厉山。在今湖北随州市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南阳郡随县注引《帝王世纪》曰:“神农氏起列山,谓列山氏,今随厉乡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