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利泽
在今云南嵩明县东南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1: 嘉利泽 “在嵩盟州东南十五里,方围百余里。水溉民田,鱼供民食,故名”。少数民族语称罗婆泽。因在杨林东北,故又称杨林泽或杨林海子。县境有西湖,此又曾称东湖。近代讹为嘉丽泽,北部称八步海,南部称杨林海,且逐渐沼泽化。1914年设嘉丽泽水利工程局进行垦殖,1952年改嘉丽泽农场。
在今云南嵩明县东南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1: 嘉利泽 “在嵩盟州东南十五里,方围百余里。水溉民田,鱼供民食,故名”。少数民族语称罗婆泽。因在杨林东北,故又称杨林泽或杨林海子。县境有西湖,此又曾称东湖。近代讹为嘉丽泽,北部称八步海,南部称杨林海,且逐渐沼泽化。1914年设嘉丽泽水利工程局进行垦殖,1952年改嘉丽泽农场。
金正隆二年 (1157) 置,属秦州。治所在纳甲城 (今甘肃秦安县)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陕西卷下: 取 “秦州安定之义也”。明属巩昌府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改属秦州。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。1
明正统中土官岑瑛筑,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四十里罗波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武缘县: 罗波城 “中有罗波潭,因名”。
即伊河。伊河河谷平原亦称伊川。在今河南栾川、嵩县、伊川等县境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二年(前638),“初,平王之东迁也。辛有适伊川,见被发而祭于野者, 曰不及百年,此其戎乎?其礼先亡矣。秋,秦、晋迁陆浑
元至元八年 (1271) 改申州置,治所在南阳县 (今河南南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伏牛山及叶县以南,新野、桐柏二县以北,舞阳、泌阳二县以西地。1913年废。元至元八年(1271年)改申州置,治南阳县(
清雍正三年 (1725) 升神池堡置,属宁武府。治所即今山西神池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北部、内长城西南侧。属忻州市。面积1451.4平方千米。人口9.9万。辖3镇、7
①北齐改殷州置,治广阿县 (今河北隆尧县东旧城)。《元和志》 卷17赵州: “因赵国为名。” 隋开皇中改置栾州,寻复为赵州。唐武德元年 (618)移治柏乡县 (今河北柏乡县),四年又移治平棘县(今赵县
又作次朗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西南二十里。藏语意为万条路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在今湖北通山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通山县:大城山“高峻环结如城,有四石门,可阶而登。中平衍,广数十亩”。
在今福建仙游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仙游县:北坑岩“在县南。岩石周环如城。元末乡人避寇于此”。
亦作陆家阪市。即今安徽肥东县南湖滨乡。清光绪《续修庐州府志》卷3:陆家汛“(距城)七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