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义县
清乾隆五十二年 (1787) 改诸罗县置,属台湾府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嘉义市。据 《清高宗实录》称,林爽文起义时攻打诸罗县城,“城内义民帮同官兵奋力守御,保护无虞。该处民人急公向义,众志成城,应锡嘉名,以旌斯邑,著将诸罗县改为嘉义县”。光绪二十一年 (1895) 被日本占领,1945年收复后设嘉义市。1950年复设嘉义县。1982年嘉义县迁治太宝市。
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,西濒台湾海峡。面积1951.4平方千米。人口约55.9万。辖1市、3镇、14乡。县治太保市。昔为高山族平埔人聚居地,名猪山或猪罗山。为本省开发较早的地区。明天启二年(1622年)福建漳州海澄人颜思齐入垦沿海一带。郑氏治台时,初属天兴县,后属天兴州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置诸罗县。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改名“嘉义”。光绪十三年(1887年)建省后辖地缩小。日占初改属台湾县,设嘉义支厅。1897年复置嘉义县,翌年裁撤属台南县。1901年置嘉义厅。1920年设嘉义、东石二郡,改属台南州。1930年改嘉义街为嘉义市。1945年光复后设嘉义、东石二区,属台南县;升嘉义市为省辖市。1950年改嘉义市为县辖市,并以嘉义市的嘉义、东石二区设嘉义县。1982年嘉义市复升为省辖市,嘉义县治迁太宝。东半部为山地、丘陵;中央山脉西部地势高峻;西半部属嘉南平原,为重要农耕区。北港溪、八掌溪、朴子溪等由东向西流贯县境注入台湾海峡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大麦、玉米、高粱、大豆、甘薯、甘蔗、花生和蔬菜,甘蔗产量仅次于台南县。水果以柑橘最丰,还有桃、李、杧果、龙眼、番石榴等。为省重要林产地之一,以阿里山所产杉木为主。有桥头、义竹、嘉太三个工业区,以木材加工、制糖和造纸为主,其次为钢铁、化工等。沿海有制盐业、渔业、养殖业等,有东石、布袋、新塭和义竹等渔港。纵贯铁路、高速公路纵贯县境,轻便铁路、阿里山铁路为县东部山地经济大动脉。1、 3、 17、 18、 19号五条省道纵贯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吴凤庙、颜思齐墓、阿里山风景区、奋起湖、梅山公园、紫云寺和曾文水库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