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应寺
亦名翠微寺。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一处。位于翠微山西南隅平地上。明弘治十七年(1504) 建。清乾隆十四年 (1749) 改今名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6: “善应寺,殿佛不结趺,高几危坐,仪如中土。两庑塑罗汉五百,穿崖踏海,游戏极态,摹吴伟画卷也。”
亦名翠微寺。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一处。位于翠微山西南隅平地上。明弘治十七年(1504) 建。清乾隆十四年 (1749) 改今名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6: “善应寺,殿佛不结趺,高几危坐,仪如中土。两庑塑罗汉五百,穿崖踏海,游戏极态,摹吴伟画卷也。”
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江埠乡。清同治《余干县志》卷3有汪家埠市。
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一面坡镇。清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长寿县西南有一面坡。设巡司于此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8:东清铁路有一面坡站。
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二里翠屏山麓。清同治《酉阳直隶州志》卷1:二酉洞“洞高宽各七八尺,宽敞圆明,其深莫测。两崖石壁天然层叠,状若图书,旁有石窍,别为一洞。乾隆五十七年权州事丁映奎建亭其上,
北宋置,属盘石县。在今四川资中县南六十里陈家场。
即乌思藏四如。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全境建置名。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(意为翼、部),共四个,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。
①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南二十里钱桥镇。清光绪 《奉贤县志》 卷1: 钱家桥 “东近海塘。唐氏聚族居此成市”。②即今安徽枞阳县北钱家桥。旧属桐城县。清道光 《桐城续修县志》 卷1 《乡镇》: 北乡有钱家桥
又名千金渠。原围绕汉魏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)四周。传说周公所凿。东汉初王梁、张纯相继自今洛阳市西筑堰穿渠引谷水东流,经汉魏洛阳故城,至今偃师市东南入雒水,以通漕运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“《洛
北宋置,属西充县。在今四川西充县西三十里。
又作㞯,读作偶。又名亭山、㞯姥峰。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二十五里,与宜兴市交界处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引《风土记》云:“昔有&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永乐十二年(1614)改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