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
亦作布勒哈齐淖尔、鄂毕淖尔。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 “东西百五十里,南北八十里,周四百余里。冬夏不盈亏,戽水于岸自然成盐,商贾运贩一升数钱,伊犁之境是焉仰给,故又曰盐海”。
亦作布勒哈齐淖尔、鄂毕淖尔。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 “东西百五十里,南北八十里,周四百余里。冬夏不盈亏,戽水于岸自然成盐,商贾运贩一升数钱,伊犁之境是焉仰给,故又曰盐海”。
北魏太和中置,为南徐州治。治所在宿预县 (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)。南朝梁天监八年 (509) 改为东徐州治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为东楚州治。陈太建七年 (575) 为安州治。北周大象二年
清康熙十一年(1672)改平越卫置,为平越府治。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。嘉庆三年(1798)省入平越州。1913年复改平越州为县,属贵州黔中道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53年改名福泉县。古旧县名。清康熙
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蓟州:白龙港在“州南七十里,亦曰白龙江,绕桃花山下,泃河、沽河诸水皆汇焉。入宝坻县界亦名潮河,以河通潮汐也”。②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川沙县东北。为由县入海之口,是
即聂拉木。今西藏聂拉木县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尼牙拉木宗城“在日喀则城西南七百八十里”。
即今湖北石首市内绣林山。《晋书·刘驎之传》:驎之“居于阳岐,在官道之侧,人物来往,莫不投之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右径阳岐山北。”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石首山:“显庆元年,移治阳岐山下。”即此。
春秋、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八年 (前555),晋人欲逐归者,鲁、卫请攻险,“十二月戊戌,及秦周,伐雍门之萩”。古邑名。春秋、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。鲁襄公十八年(前
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改北豫州置,治所在虎牢(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)。东魏天平元年(534)又改为北豫州。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年)改豫州置,治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。东魏天平初改北豫州。
清置,在今内蒙古兴和县北境五台河上源。《清一统志·牧厂》:正黄等四旗牧厂“在张家口西北二百里诺莫浑博罗山,东西距一百三十里,南北距二百五十里”。后废。清顺治初置。“在张家口西北二百里诺莫浑博罗山”(《
亦名黄浒水、黄虎川。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之洋溪河。《寰宇记》卷82通泉县: 黄浒水 “源从盐亭县东南,流入通泉县合涪江”。
旧名郎山。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七十二里。海拔1025米。1941年侵华日军向晋察冀边区发动大扫荡,为保卫一分区司令部,一团七连奉命阻击,最后五壮士跳入万丈悬崖,幸存二人。1942年5月建五壮士纪念碑,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