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古地名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商始祖契 “封于商”,其所在地长期以来有二说: 一说在今陕西商洛县。《集解》 引郑玄曰: “商国在太华之阳。” 皇甫谧曰: “今上洛商是也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云:“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,本商邑,古之商国,帝喾之子卨所封也。” 即此。另一说在今河南商丘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九年 (前564),“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,……相土因之”。《史记· 殷本纪》: “相土立”,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宋州宋城县,古之阏伯之墟,即商丘也。” 近代学者王国维 《说商》 ( 《观堂集林》 卷12) 引杜预 《春秋释地》: 商丘为梁国睢阳(今河南商丘县西南),宋、商、商丘三名一地。后商族、商国因此而得名。

②春秋楚邑,后入秦。在今陕西丹凤县西五里古城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年 (前617),楚使子西 “为商公”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孝公二十二年 (前340),“封 (卫) 鞅为列侯,号商君”。即此。秦于此置商县。


(1)古国名。商始祖契所居地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商始祖契“封于商”,即此。由地名成为国名、族名。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。自盘庚迁都于殷(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)后,周人称商为殷,商人仍自称商,故殷都又称中商。(2)古邑名。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商洛镇西北。战国时属秦。秦孝公时曾封卫鞅(商鞅)于此。秦时置为商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谷州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治所在新安县(今河南义马市石河村北)。仁寿四年(604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新安郡复置,治通洛城(即今河南新安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安、渑池二县及孟津县一部分。贞观元年(

  • 后湾市

    又名芦潭市。即今江西永修县东北芦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建昌县:芦潭镇“有巡司,明初吴元年建”。

  • 郧关

    西汉置,即今湖北郧县。《史记· 货殖列传》: “南阳西通武关、郧关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汉中郡长利县: “有郧关。”

  • 洛泽汛

    即今云南彝良县南洛泽河镇。因洛泽河为名。清有外委总驻守。彝语 “洛” 或作 “倮”,意为石头; “泽” 意为伙伴。“洛泽河” 即石头多的河。

  • 春秋戎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,伊水东。《左传》:僖公十一年(649)夏,“扬拒、泉、皋、伊、雒之戎同伐京师”。杜注:“扬、拒、泉、皋皆戎邑,及诸杂戎居伊水、雒水之间者。”江苏省扬州市简称。

  • 低粟州

    唐置,为羁縻州。治所约在今陕西榆林市境。唐羁縻州。永徽元年(650年)以薛延陀部落置,约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中部。属达浑都督府。开耀元年(681年)侨治夏州宁朔县(今陕西靖边县东北)界。

  • 小雷山

    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太湖中之小雷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4湖州:具区“有三山,曰石公山、大雷山、小雷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湖州府:小雷山“府北三十六里。《志》云:太湖中有大雷、小雷二山,相距六十里”。

  • 盘秀山

   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南与安泽县接界处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潞州屯留县: “有盘秀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屯留县: 盘秀山“在县西南八十里,岩岫盘曲,孤峰秀挺,亦名盘石山,蓝、绛二水,皆出于此”。

  • 柴山堡

    在今河南新县西南陈店乡北。1928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由湖北黄陂县木兰山转移到鄂豫边区,在新县柴山堡地区创建了鄂豫边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。

  • 荻田桥市

   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十六里荻田铺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兴国州西北有荻田桥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