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帽山
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唐帽山 “在海城县东南界,相近有弟兄山”。咸丰 《岫岩志略》 卷4: 唐帽山在 “城北一百二十里。地名阳喇峪,山势北向,岩谷幽邃,山顶高凸如布帻,故名”。又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,曾遗帽于此,因而得名。
②在今贵州惠水县北十余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贵州宣慰司: 唐帽山 “在宣慰司城南八十里。土人常于此避兵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谓 “唐帽山” 在小程番长官司治北。
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唐帽山 “在海城县东南界,相近有弟兄山”。咸丰 《岫岩志略》 卷4: 唐帽山在 “城北一百二十里。地名阳喇峪,山势北向,岩谷幽邃,山顶高凸如布帻,故名”。又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,曾遗帽于此,因而得名。
②在今贵州惠水县北十余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贵州宣慰司: 唐帽山 “在宣慰司城南八十里。土人常于此避兵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谓 “唐帽山” 在小程番长官司治北。
即泛河。在今辽宁铁岭市南三十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东京辽阳府: “北至挹娄县范河二百七十里。……辽河出东北山口为范河。” 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楼县有范河。
即金刚座舍利宝塔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街。以此塔上有五座小塔而名。
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南。《晋书·毛璩传》:东晋末益州刺史毛璩东讨桓振于江陵,会参军谯纵作乱,“璩时在略城,去成都四百里,遣参军王琼讨反者,相距于广汉”。
亦作仙霞观。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七十里仙下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雩都县东北有仙霞观墟。
北宋置,属汝阳县。即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四里射桥乡。
明置,在今广西来宾县北。万历《广西通志》卷9来宾县:在城驿“在县(治所在今县东南旧来宾)西二里。洪武十八年建”。
三国吴黄武二年 (223) 析沙羡县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在兢江口 (今蒲圻市东北西梁湖畔衙门咀遗址)。《元和志》 卷27蒲圻县: “因蒲圻湖为名。”西晋迁治今嘉鱼县西南中洲上。东晋还治兢江口。南朝宋属江
北宋崇宁三年(1104)于唐米川县故址修筑,属廓州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廓州:米川城“王厚云:米川沿河西至廓州约六十里,过河取正路至结啰城约三程,本城至廓州约三十余里”
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。清道光《新会县志》卷2:九曲水“在县西南三十里潭冈村南,西南流经梁家村出泷水口”,入熊海(今银洲湖)。
明置,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 墓口关在 “ (金石番长官) 司西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