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喇乌苏河
即今西藏北部怒江上游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哈拉乌苏必拉。哈喇乌苏系蒙古语,“哈喇” 意为黑,“乌苏” 意为河。藏语称那曲,汉语意为黑河或黑水。源于今安多县喀隆湖东北,流经安多、那曲县入比如县,为怒江上游。入索县、边坝、洛隆县后则称怒江。
即今西藏北部怒江上游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哈拉乌苏必拉。哈喇乌苏系蒙古语,“哈喇” 意为黑,“乌苏” 意为河。藏语称那曲,汉语意为黑河或黑水。源于今安多县喀隆湖东北,流经安多、那曲县入比如县,为怒江上游。入索县、边坝、洛隆县后则称怒江。
即今湖北恩施市东二十五里莲花池乡。清有把总驻此。
明置,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 (鱼洞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重庆府巴县 “朝天驿” 条内:“《志》 云: 府南六十里有鱼洞水驿。万历元年,改鱼洞为土闹坝。”
明代台湾有小东岛之名。嘉靖年间曾出使日本的郑若曾撰写的《日本一鉴·桴海图经》 内载《万里长歌》云: “或自梅花东山麓,鸡笼上开钓鱼目。”原注云:“梅花,所名,约去永宁八十里。 自所东山外,用乙辰缝针,
即今陕西安塞县西南杏子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安塞县:西川水“在县(今沿河湾镇)东南。自保安县(今志丹县)境流入界,至县东南二十里,会小平川,入肤施县境,合于延水”。
清雍正二年 (1724) 析宜兴县置,属常州府。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。1912年废入宜兴县。古旧县名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析宜兴县南部置,与宜兴县(今江苏宜兴市)同城而治。属常州府。以南临荆溪得名。
北宋置,在今湖北大冶市东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大冶县: “有富民钱监。”宋置,在今湖北省大冶市东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兴国军大冶,“有富民钱监”,即此。
①一名雷水。在今山西永济市南。源出雷首山,西流入黄河。相传为 “舜渔雷泽” 处。按: 雷泽当在山东荷泽市东北,因此水有 “雷” 名,好事者强为牵合。②一名雷夏泽。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属嶍峨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郊中古城。二十六年(1289)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中古城。属嶍峨州。二十六
①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三里。《江南通志·山川五·徽州府》: 紫阳山 “在府南三里,高百九十仞。《府志》 云,宋婺源朱松游而乐之,后寓闽中,常以紫阳书堂刻其印章。其子熹,亦以紫阳名其堂,亦不忘也”。南宋淳祐
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二十里。有北齐太宁二年(562)建义慈惠石柱。石柱分基础、柱身、石屋三部分,高6.65米, 内刻“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