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宜
即今陕西陇县西咸宜关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六年 (920) 十一月,蜀将王宗俦等攻岐,“出故关,壁于咸宜”。即此。明正统中,因关山路阻,改设咸宜关,移巡检司驻守。
即今陕西省陇县西咸宜关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贞明六年(920年),蜀将王宗俦等伐岐,“出故关,壁於咸宜”,即此。明正统中置关,移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陕西陇县西咸宜关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六年 (920) 十一月,蜀将王宗俦等攻岐,“出故关,壁于咸宜”。即此。明正统中,因关山路阻,改设咸宜关,移巡检司驻守。
即今陕西省陇县西咸宜关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贞明六年(920年),蜀将王宗俦等伐岐,“出故关,壁於咸宜”,即此。明正统中置关,移巡检司于此。
北魏置,属略阳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四十五里社棠镇。西魏废。
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大理府浪穹县: 普陀峒在 “县 (今洱源县) 东南十五里,为往来要隘之地,有巡司戍守”。清仍设巡司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作蒲陀崆。
又称阳河。即今河南淇县南折胫河。源出今河南淇县西北二里太和泉,东南流入淇水。《尚书·泰誓下》: 商王受 (纣) “斫朝涉之胫”。《传》: “冬月见朝涉水者,谓其胫耐寒,斩而视之。”《水经·淇水注》:
在今广东新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新丰县: 玳瑁水 “在县东。县境又有公庄水,皆东南流,入归善县界,注于东江”。
即今广东化州市北那务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化州:那雾在“州北一百二十五里”。
明置,属会川卫。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: 腰驿“在卫南七十里。又南七十里为黎溪驿”。
即今安徽滁州市东南清流河西岸乌衣镇。《清一统志·滁州》:乌衣镇“在州东南三十五里”。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东南部。面积168平方千米。人口4.1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乌衣街,人口 6000。得名有二说:一说
清光绪五年 (1879) 在帕米尔地区设置黑孜吉牙克卡 (今克孜勒接以克山隘)、六尔阿乌卡(今木尔加布)、巴什滚伯孜卡 (今叶什勒库里湖东南巴什古木别孜)、图斯库尔卡 (在叶什勒库里湖东土孜库里)、雅
南朝宋孝建三年 (456) 析县置,属义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罗山县西。南齐改为保城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孝建三年(456年)置,治今河南省罗山县西。属汝南郡。南朝齐改名保城县
原名江宁铁路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内。清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 (1907—1909) 筑成从下关经鼓楼至万寿宫段,长11.9公里。1928年改称京市铁路。1935年延筑至中华门,全长14.4公里。19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