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阗
即今新疆和田市。清乾隆二十四年 (1759)置办事大臣于此。清樁园氏 《西域闻见录》 卷2: 和阗 “亦回疆之一大城也,南行二十日即后藏,北距叶尔羌七百里。……土田平旷,沃野千里,户口繁多,皆出玉子,多于叶尔羌。瓜果咸备,风俗淳朴,无游惰浮华之习,男力为耕,女勤于刀尺,原蚕山茧,所织绸绢,茧布极缜密,光实可贵”。清同治年间,和阗为阿古柏所据。光绪八年 (1882) 置和阗直隶厅。
即今新疆和田市。清乾隆二十四年 (1759)置办事大臣于此。清樁园氏 《西域闻见录》 卷2: 和阗 “亦回疆之一大城也,南行二十日即后藏,北距叶尔羌七百里。……土田平旷,沃野千里,户口繁多,皆出玉子,多于叶尔羌。瓜果咸备,风俗淳朴,无游惰浮华之习,男力为耕,女勤于刀尺,原蚕山茧,所织绸绢,茧布极缜密,光实可贵”。清同治年间,和阗为阿古柏所据。光绪八年 (1882) 置和阗直隶厅。
在今广西宜州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2宜州:饮军池“本州《图经》云:景德四年,曹利用平贼,饮军于此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城南。相传北宋景德间,宜州军校陈进叛,曹利用讨败之,尝饮军于此,因名。
亦作大隆墟。即今广西平南县南大新镇大中村。清光绪《平南县志》卷4:大隆墟“即大冲墟,陆路离城七十里”。
①后燕都城。在今河北定州市。本为古中山国城址,汉为中山郡和中山国治。后燕建兴元年(386)建都中山。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三里峭岭上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,在定州唐县
唐置,属羁縻述昆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。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北、河池市东境。属始安郡。北宋废。
亦作白岁山。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平茶洞长官司:白岁山“在司治西二十里。高耸插天,有积雪浸顶,岁则丰稔,故名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平茶洞长官司:“西有百岁山。”
①又作琉璃河集。亦名燕谷店。即今北京市房山区南十八里琉璃河乡。元延祐四年 (1317) 置琉璃河巡司。清于此驻把总。②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大石河。明万历 《顺天府志·山川》: “琉璃河,良乡县南四十里
亦作浒浦。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“淳熙元年,诏平江府守臣与许浦驻扎戚世明,同措置开浚许浦港。三旬讫工。”明弘治十二年(1499)复浚, 自城东达江口,长七十里有奇,寻废。今已淤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西部,位于广雅滩南12海里。南北长9.6公里,东西宽3.7公里。水深在10—37米之间,珊瑚滩底清晰可见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格棱泽滩。1947年改名李准滩,以纪念清末广东水师提督
即今云南东南部及广西西部之西洋江。汉至南朝称文象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句町,文象水东至增食入郁。”古水名。即今右江上源西洋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牂柯郡句町县:“文象水东至增食入郁。”《水经注·温水》:
辽置,属南京道平州。治所在义丰县 (今河北滦县)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 引宋王曾 《北行录》 云:滦州 “因河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滦县、滦南、乐亭等县。元属永平路。明属永平府。清不辖县。1913年改为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