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茶山
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广通县: 和茶山在 “县 (治今广通镇) 南十五里。清水河源出焉”。
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广通县: 和茶山在 “县 (治今广通镇) 南十五里。清水河源出焉”。
北宋置,属彭原县。即今甘肃西峰市南董志乡。明嘉靖二十七年 (1548) 于此筑堡。清仍为镇,属安化县。有县丞驻此。
在今云南鹤庆县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鹤庆军民府: 拱面山 “山高百仞,一峰拱向郡治,林峦环映,阴晴异态”。
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琼州府琼山县:“西南有水蕉村,万历二十八年置水会守御千户所于此。”
北宋时对西藏中部地区的汉译称。宋张方平 《乐全集》 卷22: “秦州奏唃厮啰事”,称唃厮啰为 “武三咩” 人,武: 今西藏前藏地区; 三咩: 今扎囊县桑伊区。
在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朔州: 第三堡 “在井坪所北三十里。嘉靖三十三年筑,万历初增修,周一里有奇,分边十三里零。……隆庆中,设小市于此”。
一作大口镇。即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大口乡。明弘治《偃师县志》卷1:“大口店,在县西南四十里。”
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北三十里芳桥镇。清光绪《宜兴荆溪县志》全境图:东北有芳桥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宜兴县东北有“芳桥镇”。在江苏省宜兴市东部、横塘河西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芳
在今山西运城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安邑县:“华谷水在县西南四十里。自夏县流经县界,又西入蒲州界。或讹为苇谷水。”
亦曰王砦。在今贵州福泉县西六十里。明郭子章《黔记》卷7称:王屯“四围险峻,上宽平,有田可耕”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东山南部万佛沟北侧。为东山最大的洞窟。大约为武则天时期开凿。看经寺窟形为方形,平顶。进深13.9米,宽11.2米,高8.3米。窟内壁面多无雕饰,南壁仅几排小千佛,北壁除几排小千佛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