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川路
即碉门路、夔松路。唐、宋雅州通吐蕃三路之一。即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北行,溯天全河而上,越马鞍山或二郎山,西至康定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雅州严道县: “和川路在县界,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。从大渡河西郭至吐蕃松城四日程。羌蛮混杂,连山接野,鸟路沿空,不知里数。”
即碉门路、夔松路。唐、宋雅州通吐蕃三路之一。即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北行,溯天全河而上,越马鞍山或二郎山,西至康定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雅州严道县: “和川路在县界,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。从大渡河西郭至吐蕃松城四日程。羌蛮混杂,连山接野,鸟路沿空,不知里数。”
1947年并隆平、尧山县置,属河北省。治所即今河北隆尧县。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邢台市。面积749平方千米。人口48.1万。辖5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隆尧镇。1947年隆平、尧山县合并设隆尧县。1949年属
在今广西钟山县西南四十里白霞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亦作茹库部。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金县“所居蛮曰茹库,乃汉越嶲郡北境,与吐蕃接”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卷下作如库。元至元十年(1273)内附,十五年(1278)立为金州。
即统漠镇。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5隆庆州: “相传辽主游幸尝张大幕于此,因名。俗讹为土幕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谓此说荒诞。
即甫田泽。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市东。《诗经·小雅》:“东有甫草。”即此。即“圃田泽”。
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北职田镇。秦、汉栒邑县,晋之邠邑县曾设治于此。在陕西省旬邑县中北部。面积82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职田街,人口2470。相传唐代尉迟敬德职田于此,故名。秦、汉为旬邑县治。
即杜曲。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二十里杜曲镇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南。唐代为贵族杜氏聚居区。《新唐书·杜正伦传》:“诸杜所居号杜固,世传其地有壮气,故世衣冠。”因处杜曲南,亦称南杜。
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桑植安抚司“雷打崖”条下:“司(治今美坪峒)南为杨公坡,亦险峻,登陟甚艰。”
又名大硐喇。即今贵州铜仁市东三十四里云场坪镇。因产朱砂,明初设银场坪水银局,后以银场坪谐音称为云场坪。1899年美国殖民者侵入,掠取汞矿,设立大硐喇汞矿厂。民国年间由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管理。1953年
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二十五里常郭乡。清为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。雍正年间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