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憾山
在今浙江德清县东二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德清县“奉国城”条:“县治西南一里吴憾山,亦曰城山。《城冢记》:昔吴王夫差憾越王伤其父,进军伐之,筑垒于此。”故名。
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德清县南。吴王夫差憾勾践伤其父足,率兵伐越,筑垒于此,故名。唐李光弼偏将辛孜筑城于此,号将军城。五代吴越又筑城于此,号奉国城。
在今浙江德清县东二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德清县“奉国城”条:“县治西南一里吴憾山,亦曰城山。《城冢记》:昔吴王夫差憾越王伤其父,进军伐之,筑垒于此。”故名。
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德清县南。吴王夫差憾勾践伤其父足,率兵伐越,筑垒于此,故名。唐李光弼偏将辛孜筑城于此,号将军城。五代吴越又筑城于此,号奉国城。
在今广西桂平县北金田镇西北。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 (1851年1月 11 日),洪秀全在此举行武装起义,建号 “太平天国”。清王闿运《湘军志》 卷1: “金田村者,浔州倚郭桂平县地,前史称大藤峡也。
古城名。在今山东乐陵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宁津卫 “宁津故城” 条下: 空城 “在县东四十里。城周五里。相传汉光武所筑”。
北宋政和八年(1118)升六安县置,治所在六安县(今安徽六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、霍山等市县地。南宋绍兴十三年(1143)废,嘉定五年(1212)复置,端平元年(1234)又废,后复置。元至元二十
又称湄溪。在今贵州湄潭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湄潭县: “南有湄潭水,又西有三江水,下流俱入于乌江。”
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宁波府一》:小丹山“在奉化县西五十里四明山南。上有二洞如广厦,可容五六十人,岩罅水流,紫绀赤色。《云笈七籤》所谓丹山赤水是也”。
即今山西静乐县城。西晋末置三堆县治此。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天保四年(553)帝讨山胡,“因巡三堆戍,大狩而归”。《元志和》卷14静乐县:“城内有堆阜三,俗名三堆城。”
一名御马厂。清置,属上驷院。驻地在博罗城(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上都河东黑城子村)。《清一统志·牧厂》:“御马厂亦名上都牧厂。在独石口东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罗城。东西距一百三十里,南北距一百九十七里。”后废。即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,南流入白河。《水经·沽水注》: “沽水又南,渔水注之。水出 (渔阳)县东南平地,泉流西径渔阳故城南。应劭曰,在渔水之阳也。考诸地说则无闻,脉水寻川则有自,今城在斯水之阳。” 按
汉武帝时匈奴建,在匈奴北境郅居水之南,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南支流哈努依河中游。《汉书· 匈奴传》: 元朔六年 (前 123),汉将赵信(本匈奴人降汉者) 降匈奴,“教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疲汉兵”。《汉书·卫青
或作拘利、九离。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之朱盖。《梁书·诸夷·扶南国》:“(范曼)乃治作大船,穷涨海,攻屈都昆、九稚、典孙等十余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