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吉阳县

吉阳县

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,属庐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。以在吉水之阳而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入庐陵县。

②东晋置,为晋昌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。南朝宋末为新兴郡治。梁废。

③南朝宋改上廉县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九十里老县街东。西魏改为吉安县。

④西魏改永阳县置,属安陆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北。隋大业二年(606)废。

⑤隋大业二(606)改京池县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。《寰宇记》卷132孝感县:吉阳县“在吉阳山下,因以为名”。唐属安州。北宋开宝二年(909)废。

⑥唐贞观二年(628)析延德县置,属振州。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东北藤桥镇。北宋属崖州,熙宁六年(1073)废。南宋绍兴六年(1136)复置,后废。


古县名。(1)三国吴分庐陵县置,治今江西省吉水县东。以在吉水之阳得名。属庐陵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入庐陵县。(2)东晋置,治今湖北省竹溪县西。属晋昌郡。南朝梁废。(3)西魏改永阳县置,治今湖北省安陆市北。属安陆郡。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年)复改永阳县,治今广水市。(4)南朝梁改上廉县置,治今陕西省平利县西北老县街东南。属梁州。西魏改名吉安县。(5)隋大业初改京池县置,治今湖北省孝感市北。属安陆郡。唐属安州。元和三年(808年)废,后又置,北宋开宝三年(970年)再废。(6)唐贞观二年(628年)置,治今海南省三亚市藤桥镇。属振州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废。南宋绍兴六年(1136年)复置,属琼州。后又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家浅街

    即今安徽全椒县东南陈浅乡。民国《全椒县志》卷1:“距城三十里有陈家浅街,长约百余步,直街俱市肆。”

  • 威楚府

    宋大理置,治所即今云南楚雄市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威楚开南等路: “为杂蛮耕牧之地,夷名俄碌,历代无郡邑,后爨酋威楚筑城俄碌赕居之。”威楚原为少数民族首领的名字。郭沫若认为: “楚雄原名威楚。据史料上说

  • 杨村堰

   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罗江县:“北十四里有杨村堰,引折脚堰水溉田,贞元二十一年,令韦德筑。”

  • 特亮江

    在今广东信宜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7高州: 特亮江 “在茂名县西一百里。源出宋山下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高州府一》: 特亮江 “在信宜县西。…… 《旧志》: 东南流入窦江”。

  • 长堰镇

    即今湖北黄陂县东北三十六里长堰镇。清光绪《黄安县志》卷10《兵事》:同治六年(1867)四月,捻军回走“黄陂长堰、长轩岭”。

  • 南渡镇

    ①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南渡镇。清光绪重刊《溧阳县志》 卷2: 南渡镇在 “县西三十六里,东坝孔道”。②即今广西岑溪县西南四十里南渡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(1)在江苏省溧阳市中西部、溧宜河两岸。面积111平方千

  • 吉水县

    南唐保大八年(950)析庐陵县置,属吉州。治所即今江西吉水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吉水州。明洪武初复为县,属吉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在江西省中部。属吉安市。面积 247

  • 邯郸县

    ①秦置,为邯郸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张晏曰:“邯郸山在东城下。单,尽也。城郭从邑,故加邑云。”西汉为赵国治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东魏天平初废入临漳县。隋开皇十六年(598)复置,

  • 西丰县

    ①三国蜀改毋棳县置,属兴古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华宁县南境。西晋泰始五年(269)复为毋棳县。②西晋太康初改西平县置,属临川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南五十里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并入临汝县。”③清光绪二十八

  • 塞兰

    亦作赛兰。元察合台汗国地,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州奇姆肯特东。元 《长春真人西游记》 卷上: “西南山行五程至塞蓝城,有小塔,回纥王来迎入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