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合肥市

合肥市

1949年2月当地解放后由合肥县城区及郊区析置,为江淮解放区直辖市。治所即今安徽合肥市。同年4月改属淮北行署区,为行署驻地。1952年复属安徽省。


在安徽省中部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7370 平方千米(市辖区679平方千米)。人口456.6万(市辖区155.9万)。辖庐阳、瑶海、蜀山、包河四区和长丰、肥东、肥西三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庐阳区。西汉置合肥县,治今址,属九江郡。东汉为合肥侯国,后复为县。为东汉末、三国魏淮南重镇,曾是扬州治。西晋属淮南郡。东晋改为汝阴县。南朝梁为合州治。隋开皇初复名合肥县,为庐州治。唐属淮南道。宋属淮南西路。元为庐州路治,属河南江北行省。明为庐州府治,直隶南京。清初属江南省,康熙六年(1667年)以后属安徽省。1912年废府存合肥县。1914年属安庆道。1927年直属安徽省。1949年以城区及郊区置合肥市,隶皖北行署区,并为驻地;分县境为肥东、肥西二县。1952年复隶安徽省,为省会。为省辖市(地级)。1961年肥东、肥西、巢县三市辖县划出分属滁县、六安、芜湖三专区。1964年分寿县、定远、肥东、肥西四县地置长丰县,为市辖县。1983年肥东、肥西二县复为市辖县成今境。地处江淮丘陵中心地带,江淮分水岭横亘中部。南淝河、东淝河、滁河、丰乐河流经境内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豆类、花生、油菜籽、棉花、蔬菜为主,产西瓜和蜀山早甜桃。矿产有磷、铁、石棉、大理石、石灰石等。有机械、化工、电子、纺织、冶金、轻工、建材、食品等工业,矿山机械、家用电器、自动化仪表等产品著名。淮南、合九、宁西铁路和合宁、合安、合芜、合蚌高速公路及合淮、合六等公路经过市区。有中国科技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、安徽大学等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、安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。名胜古迹有逍遥津、教弩台、明教寺、包公祠、包公墓、城隍庙、环城公园、大蜀山森林公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崇陵

    南宋光宗赵惇陵墓。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

  • 沙瑯墟

    亦作沙朗圩。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沙琅镇。明万历《高州府志》卷1:电白县有沙朗圩。清雍正元年(1723)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斤南水

    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及上源平而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郁林郡临尘县:“又有斤员(南)水。”领方县:“斤员(南)水入郁。”《水经·温水》:郁水“又东至领方县东,与斤南水合,东北入于郁”。即今郁江上源左江。《

  • 上苏阿

    即今四川巴塘县南苏哇龙。清雍正七年(1729)置上苏阿土百户。

  • 御龙观

    曹魏筑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北部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19 《后赵录》: 东晋永和五年 (349),冉闵 “使尚书王简、少府王郁,帅众数千,守 (石) 鉴于御龙观,悬食给之”。

  • 秦沟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 一》: 秦沟 “明嘉靖四十四年,河溢丰县,分南北股,皆经沛县,漫入于此,溢入运河。隆庆中,遂成大河。时谓之北路”。

  • 黄父

    一名黑壤。春秋晋地,即今山西翼城县东北六十五里乌岭,接沁水县界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七年(前610),“晋侯蒐于黄父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称黑壤。在今山西省沁水县西北。春秋时属晋。《左传》宣公七年(前60

  • 孤云 (雲) 山

    ①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北九十里水洞乡境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宁府一》: “唐贾耽曰: 兴元之南路通巴州,中有孤云山,行者必三日始达于岭。王子韶所谓孤云两角去天一握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83兴元府: 孤云山 “

  • 嘉宁监军司

    西夏置,为十二监军司之一。治所在宥州 (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)。后废。

  • 黄沙岭口

   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四十六里黄沙岭村。西与山西昔阳县接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赞皇县: 黄沙岭口在 “县北黄沙岭下,北去故关百里。正统四年置戍,嘉靖二十一年增兵防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