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渎渠
又名官河、漕河。隋大业元年(605)在邗沟的基础上重加开凿。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市、宝应县,至淮安市北入淮河。大致循今里下河一线。元、明以来为我国南北大运河的中段。
隋大业元年(605年)在邗沟基础上重加开凿。唐名官河、漕渠。故道自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引江水北过高邮、宝应二市县,至淮安市北入淮。唐以后屡经修治,南、北渠口略有变迁,干道基本上循今里运河一线而略偏西。元、明以来为南北大运河之中段。
又名官河、漕河。隋大业元年(605)在邗沟的基础上重加开凿。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市、宝应县,至淮安市北入淮河。大致循今里下河一线。元、明以来为我国南北大运河的中段。
隋大业元年(605年)在邗沟基础上重加开凿。唐名官河、漕渠。故道自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引江水北过高邮、宝应二市县,至淮安市北入淮。唐以后屡经修治,南、北渠口略有变迁,干道基本上循今里运河一线而略偏西。元、明以来为南北大运河之中段。
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松溪水滨吴村,近浙江庆元县界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
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: “泉洞在司西七里。崖壁千仞,瀑泉飞泻,下成溪河,以艇从旁入,洞广容百人。”
①春秋时对中原诸国的通称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九年(前544),吴“季札聘于鲁”。《史记·吴世家》:“为使上国。”②对国都以西地区的泛称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四年(前528),“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,
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北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祁阳县: 排城山 “岩壁如城”。
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。清道光 《通江县志》 卷2: 洪口场 “离城一百六十里”。1933年川陕省洪口特别区苏维埃政府驻此。
又作忽鲁哈卫。明永乐七年 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。后改忽鲁爱卫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依兰旧城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十三年改忽鲁
①又名汴河、汴渠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卞水,指今河南荥阳市西南索河。《后汉书》始作汴渠,移指荥阳一带从黄河分出的狼汤渠(即古鸿沟)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永平十二年(69),“遣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”。注
在今广东潮阳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潮阳县: 盐岭径 “在县西百里,其山与普宁县接界,道通惠来县”。
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外的东面和北面,是溥仁寺、溥善寺、普乐寺、安远庙、普宁寺、须弥福寿之庙、普陀宗乘之庙和殊像寺等寺庙的总称。溥仁寺、溥善寺是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各蒙古王公齐集热河行宫,为庆祝
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3:婼羌县有“阿不旦(庄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