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什勒库勒
在今塔吉克斯坦东南部霍罗格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喀什噶尔》:叶什勒库勒“在喀什噶尔西境外千里。副将军富德、参赞大臣阿里衮追击霍集占于此,降回众万二千人。旧对音为伊西洱库尔,地以水名。在阿喇楚勒西南二百里,叶什库勒淖尔西。南北高峰对峙,北山有小径通安集延,其西限以大岭,逾岭以南通拔达克山界”。“叶什勒池原名伊西洱库尔淖尔……池上勒高宗纯皇帝圣制纪功碑《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碑》”。
在今塔吉克斯坦东南部霍罗格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喀什噶尔》:叶什勒库勒“在喀什噶尔西境外千里。副将军富德、参赞大臣阿里衮追击霍集占于此,降回众万二千人。旧对音为伊西洱库尔,地以水名。在阿喇楚勒西南二百里,叶什库勒淖尔西。南北高峰对峙,北山有小径通安集延,其西限以大岭,逾岭以南通拔达克山界”。“叶什勒池原名伊西洱库尔淖尔……池上勒高宗纯皇帝圣制纪功碑《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碑》”。
即浦子口。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。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镇。建文四年(1402)徙治蔚州(今蔚县),永乐元年(1403)又徙治通州(今北京市通县),次年徙治德胜堡(今万全县),宣德五年(1
一名兰加克湖或兰嘎错。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北拉昂错。《清一统志 ·西藏》: 郎噶池“在达克喇城北一百七十里,冈底斯山西南三十四里。池广三百余里。从马品木达赖池水西流,汇为此池;又自池西流出,为狼楚河
一名望风山。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3兴国军: 菁山 “ 《舆地志》 云: 上有望夫石,石上生芜青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武昌府一》:菁山 “在兴国州西南八十里。一名望夫山。《武昌记》: 昔
一作栎邑。春秋时属晋,在今陕西西安县东北武屯乡古城村附近。战国时入秦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孝公元年 (前361),“徙治栎阳,且欲东伐,复缪公之故地”。后于此置栎阳县。(栎yuè) 古邑名。又作栎邑。
在今河南邓县南。南宋端平二年(1235),蒙古兵攻唐州,守将全子才弃师走,襄阳帅赵范败之于上闸。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南。南宋端平二年(1235年),襄阳帅赵范败元兵于此。
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北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“石渠之水,则自离堆别而东,与上下马骑、乾溪合。”
又名浮石山。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北海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 浮虚山 “相传山尝与波上下。《山海经》,南海有浮石山,疑即此”。宋邓光荐有 《浮虚山记略》。
赤水河主要渡口之一。在今四川古蔺县东北太平镇。清光绪《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》卷2:太平渡口在“治东三百六十里”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“四渡赤水”主要渡口之一。当年指挥所旧址建有纪念塔及四渡赤
在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华泾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乌泥泾“元泰定初都水监任仁发浚乌泥、大盈二河;二年复浚县之潘浜、乌泥泾,各置石闸,以遏浑潮,闸废。今东流注于黄浦”。